[实用新型]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57944.X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4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本纳(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H05K5/02;H05K5/06;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ot 感知 技术 玻璃 幕墙 节能 控制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它解决了数据采集点调整不便等问题,其包括感应主体,感应主体内部安装有MCU模块,MCU模块连接有执行器和通信接口,感应主体外侧设置有感应模块,感应主体上安装有固定在玻璃幕墙上的吸附组件,感应模块与感应主体之间设置有调整感应模块位置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数据采集全面、结构稳定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感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减少玻璃幕墙的能源消耗的要求逐步提升,通过温度和光照感知的节能智能控制系统被逐步运用,但是目前的控制系统只是模糊的节能控制达到节能。模糊控制一方面无法对节能效率量化,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不同地理环境和工作环境场景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光照温度等数据进行详细采集,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技术手段来进行节能量的定量核证,集中控制,从而定量地获取节能的数据。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现有的玻璃幕墙感知系统不便灵活调整数据采集点,无法适应复杂数据采集需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的远程监控方法[202011320165.9],其包括以下步骤:在玻璃幕墙上安装为玻璃幕墙的信息采集装置供电的太阳能板;在玻璃上安装用于识别目标的RFID标签,同时在框架的对应位置安装用于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的RFID读卡电路;在玻璃安装槽之间气密结构设置用于采集气压值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RFID读卡电路的数据传给MCU并进行配对;MCU将配对后的数据通过GPRS通信模块上传到公共网络;玻璃幕墙从公共网络获取用于监控的数据;将所有的监控数据生成用于维护数据库。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玻璃幕墙数据采集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无法灵活调整数据采集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灵活调整数据采集点的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包括感应主体,感应主体内部安装有MCU模块,MCU模块连接有执行器和通信接口,感应主体外侧设置有感应模块,感应主体上安装有固定在玻璃幕墙上的吸附组件,感应模块与感应主体之间设置有调整感应模块位置的调节组件。感知主体通过吸附组件固定在玻璃幕墙外侧,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安装位置,其中的调节组件可调整感应模块角度,从而灵活调整数据采集点。
在上述的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中,感应主体包括与玻璃幕墙相对的底座,底座远离玻璃幕墙的一侧由盖体封闭,底座与盖体之间留有安装腔,底座与盖体之间由卡扣组件连接固定且内侧设置有密封组件。感应主体的底座和盖体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对内部元件进行维护调整。
在上述的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中,卡扣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边口处外侧的扣槽,盖体边口处外侧设置有与扣槽扣接的扣条,底座和盖体交接处外侧套有封闭套,封闭套内侧开有供扣条卡入的封闭槽。卡扣组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实现底座与盖体的快速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中,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边口处内侧的密封条,密封条上开有密封槽,盖体边口处内侧设置有插接在密封槽内的密封凸起,密封槽内侧分布有硅胶材质的密封层。密封组件提高了感应主体的密封性,保证其防水效果。
在上述的基于IoT感知技术的玻璃幕墙的节能控制终端中,吸附组件包括设置在感应主体与玻璃幕墙相对一侧的吸盘,吸盘内部通过排气管与外部连通,排气管出口处安装有单向出气嘴,排气管外接有进气阀嘴。吸附组件可与玻璃幕墙稳定吸附,具有较好的安装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本纳(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卡本纳(北京)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57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料装置
- 下一篇:具备防高温散热结构的荧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