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钢渣落至管内壁的钢管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54755.7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贺优优;束昱辰;宋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润之达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瀛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5 | 代理人: | 朱诗恩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钢渣 落至管 内壁 钢管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钢渣落至管内壁的钢管切割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板、等离子射枪、水箱,所述支撑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等离子射枪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等离子射枪的下方,所述水箱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状的箱体结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用于卡接钢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切割装置,链轮驱动机构可驱动等离子射枪向上或向下移动,电机一可驱动等离子射枪沿着钢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实现沿着钢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切割,有效地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钢渣落至管内壁的钢管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管制品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对于钢管的加工处理手段也越来越多。市面上有着大量的钢管切割设备,如电切割机、氧气切割装置,但这些设备主要是针对钢管在安装前的处理,并且主要是用于钢管的端面切割,也就是径向切割,当需要对钢管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时,一般由人工划线,然后人工使用锯进行切割,整个切割流程的自动化水平低,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止钢渣落至管内壁的钢管切割装置,包括:
支架;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等离子射枪,所述等离子射枪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等离子射枪的下方,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用于卡接钢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链轮驱动机构,所述链轮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链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向上或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一相连,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套,所述等离子射枪设置在所述滑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上方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长条状的限位槽,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伸入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在所述限位槽内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弹性卡扣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切割装置,链轮驱动机构可驱动等离子射枪向上或向下移动,电机一可驱动等离子射枪沿着钢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实现沿着钢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切割,有效地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初始状态时,支撑板位于较高处,等离子射枪位于丝杆的最左侧,使用时,将钢管卡接在弹性卡扣上,此时钢管的轴线与丝杆平行,之后,将自来水加入水箱中,直至自来水充满钢管的内腔,然后,支撑板向下移动以带动等离子射枪向下移动,紧接着,丝杆转动以带动等离子射枪从左往右移动,以在钢管的最顶部切割出一切面,在切割钢管的过程中,产生的钢渣落至水中迅速的冷却凝固,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钢渣落至钢管的内壁上;在钢管的最顶部切割出一切面之后,转动钢管以将钢管的最底部朝上,以便将钢管的最底部也切割出一切面,如此,即可实现将一根钢管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成两部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钢渣落至管内壁的钢管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管卡接在弹性卡扣内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支架;101、支撑杆一;102、支撑杆二;103、横杆;104、滑槽一;105、滑槽二;2、滑块;3、支撑板;301、限位槽;4、丝杆;401、电机一;5、滑套;501、限位块;6、等离子射枪;7、水箱;701、支撑柱;8、弹性卡扣;9、电机二;901、驱动链轮;902、链条一;903、从动链轮一;904、传动轴;905、从动链轮二;906、从动链轮三;907、从动链轮四;908、链条二;909、从动链轮五;910、链条三;10、钢管;11、自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润之达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润之达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54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