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胰肠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53972.4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5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包国强;杨振宇;伊江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国强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常娥 |
地址: | 71003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吻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胰肠吻合器,其包括:吻合器本体,其采用3D可降解性材料个性化打印而成;所述吻合器本体为一具有通孔的中空长条状结构的管体;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引流管一、凸起结构和引流管二;防脱组件,其设于所述引流管一的外壁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胰肠吻合器,其通过设置该3D可降解性材料个性化打印而成的胰肠吻合器,可完成牢固的胰肠吻合,减少传统的胰‑空肠“导管‑粘膜”吻合术对于缝合技术和胰管直径的严格要求,有效降低胰肠吻合的技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胰肠吻合器。
背景技术
因疾病(主要是肿瘤)和创伤,临床常见胰腺切除,特别是联合十二指肠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腺消化道吻合,仍然是胰腺手术的“阿基里斯”之踵,术后胰瘘(POPF)发生风险大,是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80多种不同的胰腺消化道重建方式被提出,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该手术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目前缺乏“理想”的胰腺消化道吻合方式和金标准。
患者因素(如年龄、BM I、营养状况),胰腺因素(肿瘤类型、胰腺质地、胰管大小),吻合方式和术者经验等因素与胰瘘发生风险相关,其中胰管大小(≤3mm)、胰腺质软、BM I与术后胰瘘明显相关,但手术医师无法控制。胰消化道吻合术式是外科医师唯一能掌控的因素,因此吻合术式的选择、吻合技术创新与改进一直是胰腺外科界的研究热点。
在腔镜时代,胰十二指肠手术在腔镜下广泛开展,提高胰肠或胰胃吻合的安全性,操作便易性,就愈加重要。目前胰肠或胰胃吻合术有多种术式,但各种术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或操作复杂,或并发症发生率高。由此,进行胰消化道重建手术的术式改良或辅助器械研发,就具有肯定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胰肠吻合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胰肠吻合器,其通过设置该3D可降解性材料个性化打印而成的胰肠吻合器,可完成牢固的胰肠吻合,减少传统的胰-空肠“导管-粘膜”吻合术对于缝合技术和胰管直径的严格要求,有效降低胰肠吻合的技术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胰肠吻合器,其包括:
吻合器本体,其采用3D可降解性材料个性化打印而成;
所述吻合器本体为一具有通孔的中空长条状结构的管体;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引流管一、凸起结构和引流管二;
防脱组件,其设于所述引流管一的外壁处。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凸起垫一和凸起垫二;
所述凸起垫一的圆心处设有供所述引流管一的尾端穿过的开孔一;
所述凸起垫二为一漏斗状且其顶端圆心处设有供所述引流管一的尾端穿过的开孔二。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一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进液孔;
所述引流管二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液孔;
所述引流管一的直径小于所述引流管二的直径且二者中空的通孔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一的尾端设有多处凸环,其与所述凸起垫二的开孔二内对应设置的凹槽嵌套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组件为两组,其交错分布设于所述引流管一的外壁;每组防脱组件分别包括两个关于所述引流管一对称设置的翼状片;
所述翼状片的一端起始于所述引流管一靠近头端的一侧,其另一端靠近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且尾端距所述引流管一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头端的一侧的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尾端距所述支架本体有一定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国强,未经包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53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雪车抛雪筒及抛雪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梯滚轮导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