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51796.0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9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深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警察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29/96;B01D29/03;C02F1/28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5 | 代理人: | 刘晓丁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节能 环保 废水 循环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有过滤壳,过滤壳的一端与排水管道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过滤壳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过滤壳上开设有两组滤板槽和一组滤芯槽,过滤壳内设置有两组卡槽和两组限位卡块,两组滤板槽内均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的一端卡设在卡槽内,过滤板与过滤壳通过第一固定组件进行连接,滤芯槽内设置有滤芯框,滤芯框内设置有活性炭包,滤芯框的一端卡设在两组限位卡块之间,滤芯框与过滤壳通过第二固定组件进行连接。该装置方便与排水管道进行快速连接安装,且便于对过滤板和活性炭包进行快速更换,防止长期使用导致滤水效果下降,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生活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生活废水主要被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所污染,而生活污水一般并不含有有毒物质,但依旧需要进行处理后方可循环使用,废水处理前大多需要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后续的处理装置受到杂质堵塞而降低处理效果,过滤后方可进行后续的处理,因此会使用到相关的废水处理装置。
如专利号:201721416822.3提供了一种废水循环处理设备,可防止处理后的废水与未处理的废水混在一起而影响处理效果;同时能够增大过滤网与废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但上述的废水循环处理设备不方便与废水排放管道进行连接,导致需要对废水进行转移,且普通的废水处理装置不便于对过滤板或滤芯进行更换,从而使装置长期使用而导致废水过滤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水在进行排放时排放管道不方便与废水处理过滤装置进行连接,且普通的废水处理装置不便于对过滤板或滤芯进行更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的废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有过滤壳,所述过滤壳的一端与排水管道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过滤壳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过滤壳上开设有两组滤板槽和一组滤芯槽,所述过滤壳内设置有两组卡槽和两组限位卡块,两组所述滤板槽内均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过滤板与所述过滤壳通过第一固定组件进行连接,所述滤芯槽内设置有滤芯框,所述滤芯框内设置有活性炭包,所述滤芯框的一端卡设在两组所述限位卡块之间,所述滤芯框与所述过滤壳通过第二固定组件进行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包括,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过滤壳一端的第一螺纹管,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通过法兰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一端开设有两组连接槽,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一端设置有两组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螺纹管和所述第二螺纹管上套设有螺纹环。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上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内卡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内穿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伸缩柱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的外圆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板,所述过滤壳上设置有两组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开设有L型槽,两组所述固定块呈轴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固定板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L型槽内,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控制环。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包括,所述伸缩柱的一端设置有两组限位块,所述安装盘内开设有两组限位槽,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限位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包括,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滤芯框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过滤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组所述连接块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过滤壳通过螺纹旋钮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警察学院,未经福建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51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