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50492.2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1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万鹏亮;严程;高升;胡权;毛星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3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殷开宏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空间;冷却系统,与室内空间连通,冷却系统与室内空间之间形成空气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均与室内空间连通;风机系统,用于驱动空气在冷却管和室内空间之间循环;第一喷淋器,用于向冷却管外部喷射冷却水;驱动系统,用于驱动第一喷淋器沿冷却管的延伸方向移动;应用上述空调系统能够提高蒸发冷却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空调系统当中,大都采用机械制冷的方式冷却室内空气,其普遍采用氟利昂、氨或者溴化锂等冷媒;部分冷媒具有一定毒性,泄漏后容易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且机械制冷的耗电量较大,使用和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不利于降低能耗。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采用喷淋蒸发冷却和机械制冷的复合制冷系统,针对不同工况采用蒸发冷却、机械冷却或者复合冷却等多种冷却方式,提高综合能耗;在蒸发冷却部分,由于液态水的附着性能较差,难以充分吸收冷却管散发的热量,导致室内空气与冷却水通过冷却管换热的效率较低,影响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能够提高蒸发冷却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空间;冷却系统,与室内空间连通,冷却系统与室内空间之间形成空气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均与室内空间连通;风机系统,用于驱动空气在冷却管和室内空间之间循环;第一喷淋器,用于向冷却管外部喷射冷却水;驱动系统,用于驱动第一喷淋器沿冷却管的延伸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喷淋器上;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齿条,驱动齿条的延伸方向与冷却管的延伸方向平行;驱动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喷淋器,第二喷淋器固定设置在冷却管上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机系统包括第一送风风机和第二送风风机,第一送风风机用于将冷却后的空气从冷却管送入室内空间,第二送风风机用于将室内空间的空气送入冷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送风风机为轴流风机,第二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排风风机,第二排风风机设置在冷却管上方,第二排风风机用于驱动室外空气流经冷却管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系统还包括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设置在第一送风风机和冷却管之间,第一送风风机能够驱动空气从冷却管中流出后,流经蒸发器并进入室内空间;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构成冷媒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排风风机,第一排风风机设置在冷凝器上侧,第一排风风机用于驱动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喷淋器上开设有多个喷淋孔,多个喷淋孔分布在冷却管的前后两侧和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系统还包括水槽,水槽位于冷却管下侧,第一喷淋器通过水泵与水槽联通。
采用上述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室内空间当中的空气,在风机系统的驱动下经过冷却管,此时第一喷淋器将冷却水喷洒到冷却管外表面,使得流经冷却管的空气经过冷却后进入室内空间,达到制冷的效果;在制冷过程当中驱动系统驱动第一喷淋器沿着冷却管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附着在冷却管表面的水膜更加轻薄,提高水膜的附着效果,有利于水膜通过冷却管充分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蒸发,有效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蒸发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50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