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纤缠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45310.2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伟;罗建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3/66 | 分类号: | B29C53/66;B29C53/80;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张淼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纤缠绕机,包括支撑台;驱动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上方以对芯管实施夹持并驱动芯管高速转动;导轨,水平的设置于支撑台上方;自动行走机构,设置于导轨上以实现在导轨上的往复运动;引纱架,设置于自动行走机构下方以引导玻璃纤维螺旋的缠绕于芯管表面;胶枪,设置于自动行走机构下方且出胶口正对因纱架中穿设的玻璃纤维;稳定机构,对称的设置于引纱架两侧并对高速转动的芯管实施可转动的握持以降低芯管缠线区域的抗弯强度。通过上述结构保证了芯管缠线过程中的稳定,进而保证了缠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管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玻纤缠绕机。
背景技术
绝缘管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管芯的强度以及绝缘性,往往需要在管芯外部卷绕至少一层的玻璃纤维。现有的玻纤缠绕机往往采用芯管快速转动的方式实现玻璃纤维的缠绕。该种缠绕玻璃纤维方式的问题在于芯管在转动过程中局部受到玻璃纤维对其施加的切向拉力,导致芯管受力处极易发生局部弯折,该弯折随着芯管的快速转动而快速放大幅度,进而导致玻璃纤维缠不能够均匀的缠绕于芯管表面,绝缘管的强度以及绝缘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缠绕机,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纤缠绕机,包括
支撑台;
驱动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上方以对芯管实施夹持并驱动芯管高速转动;
导轨,水平的设置于支撑台上方;
自动行走机构,设置于导轨上以实现在导轨上的往复运动;
引纱架,设置于自动行走机构下方以引导玻璃纤维螺旋的缠绕于芯管表面;
胶枪,设置于自动行走机构下方且出胶口正对因纱架中穿设的玻璃纤维;
稳定机构,对称的设置于引纱架两侧并对高速转动的芯管实施可转动的握持以降低芯管缠线区域的抗弯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连杆,连杆下端设置与被夹持芯管同轴的支撑环,支撑环内环设气环,所述气环通过导管连接固设于连杆上的气泵。
进一步地,所述气环上还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溢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环包括弹性层,弹性层外部包覆耐磨层。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架以及活动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电机,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设置第一顶针,所述活动架中可转动插接与电机同轴的转轴,转轴朝向电机一端设置第二顶针,转轴背向电机一端与滑插于活动架中的退出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架上还插接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穿过活动座后可拆卸的插接于退出杆上,所述活动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与其铰接的支撑板,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穿过底座后可拆卸的插接于支撑板中。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芯管表面玻璃纤维缠绕时,工作人员将芯管穿设于稳定机构中,然后两端由驱动机构所夹持,当驱动机构带动芯管高速转动时,自动行走机构在滑轨上往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穿设于引纱架中的玻璃纤维螺旋缠绕与芯管表面。而在玻璃纤维缠绕过程中芯管因为稳定机构抱持于芯管缠线区域的两端而使得芯管不易发生弯折,进而保证了缠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向视图;
图3是B向视图;
图4是气环的层式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5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消防箱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