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45078.2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9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现飞;甄长发;杨德军;刘卫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91 | 分类号: | H01R12/91;H01R13/10;H01R13/40;H01R13/502;H01R13/629;H01R12/70;H01R24/66;H01R24/7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许青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连接器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其中,该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包括基座、活动座和多个信号端子。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腔;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活动腔中,活动座设有插接槽,插接槽内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的至少一侧设有容置槽,活动座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通孔;以及多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焊接段、接触段以及连接所述焊接段和接触段的连接段,焊接段用于与电路板焊接连接,连接段设于所述活动腔内,接触段的一端与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伸入插接槽内并容置于容置槽内;接触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部,安装部设有供限位凸部插入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可以防止信号端子脱出容置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背景技术
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用于连接两块电路板的连接器,其一般包括相互插接的公座和母座(也可称为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母座内设有浮动机构,进而与公座插接时,可以消除电路板在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错位现象、以及减少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受力,进而广泛应用于振动环境下的电连接。
在组装板对板连接器时,需要将多个信号端子装配到母座的插接槽内,进而通过各个信号端子的接触段与公座的端子抵接导电。然而因为信号端子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信号端子之间的形变程度各不相同,进而容易导致各个接触段相对于容置槽会脱出,导致多个信号端子直线度较差。然后会进一步影响与公座的连接、以及影响连接器生产时的良品率、产出率以及成本等等。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旨在解决现有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中,信号端子会脱出容置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的母座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腔;
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腔中,所述活动座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至少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活动座设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通孔;以及
多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包括焊接段、接触段以及连接所述焊接段和接触段的连接段,所述焊接段用于与电路板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段设于所述活动腔内,所述接触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插接槽内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其中,所述接触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安装部设有供所述限位凸部插入的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部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结构。
可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呈弧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具有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避让缺口,用于供公座的插接端子与所述信号端子的接触段电性接触。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对应所述避让缺口的槽壁设有导向斜面。
可选地,所述接触段靠近所述限位凸部一端的横截面在朝向所述限位凸部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容置槽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容置槽。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3毫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所述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具有插接端子,所述母座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有两端敞口的活动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5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