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40784.8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2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恩惠;简少卿;胡子秋;翟瑞祥;邓媛予;金峰;赵大显;洪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4;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33010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鱼 养殖 水净化 装置 | ||
1.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外壳(1)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排杂管(5),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盖(2),所述连接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外壳(1)内部的第一滤板(20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滤板(201)下方的沉淀机构;
所述沉淀机构包括辅助组件(6)和沉淀组件(7),所述辅助组件(6)设置于外壳(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滤板(201)的下方,所述沉淀组件(7)设置于辅助组件(6)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6)还包括转动杆(601)和数量为两组的叶片(602),所述转动杆(601)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滤板(201)的下方,所述转动杆(601)的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轮(603),两组所述叶片(602)均固定连接于转动杆(601)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锥轮(60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6)还包括导板(604),所述导板(604)设置于第一滤板(201)与转动杆(601)之间,所述导板(604)的一端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7)包括收集漏斗(701)和第二滤板(702),所述收集漏斗(701)固定连接于外壳(1)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杆(601)的下方,所述第二滤板(702)固定连接于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收集漏斗(701)的下方,所述收集漏斗(701)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703),所述第二滤板(702)的底部设置有反渗透膜(7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漏斗(701)、所述第二滤板(702)的顶部和外壳(1)之间形成排水腔(705),所述第二滤板(702)的底部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沉淀腔(704),所述连接管(703)的下端依次贯穿排水腔(705)和第二滤板(702)并延伸至沉淀腔(70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7)还包括转轴(707)和添加管(710),所述转轴(707)的一端与沉淀腔(704)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07)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管(703)和收集漏斗(701)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轮(709),所述第二锥轮(709)与第一锥轮(603)啮合连接,所述转轴(7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沉淀腔(704)内部且均匀分布的搅拌叶(708),所述添加管(710)的一端依次贯穿外壳(1)、排水腔(705)和第二滤板(702)并延伸至沉淀腔(704)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池尾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管(5)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与沉淀腔(704)相连通,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与排水腔(705)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07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线机用高强度主板
- 下一篇:一种可变径的近距离放疗阴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