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头构造及具备该接头构造的辊输送装置和连续烧成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40638.5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道郎;松井良太;清水博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强;龚敏 |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构造 具备 输送 装置 连续 烧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构造及具备该接头构造的辊输送装置和连续烧成炉。接头构造将驱动轴的旋转传递给陶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构造具备:辊帽,安装于所述陶瓷辊的端部;接头部,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状部件,在一个端部插入所述驱动轴,另一个端部插入于所述辊帽;第一卡止销,沿径向贯通所述辊帽及所述接头部而卡止所述辊帽及所述接头部;及第二卡止销,沿径向贯通所述驱动轴及所述接头部而卡止所述驱动轴及所述接头部,所述接头部的所述一个端部的内径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径之差为0.5mm以上且5.0mm以下,所述接头部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的外径与所述辊帽的内径之差为1mm以上且20m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辊输送装置的连续烧成炉中的陶瓷制的辊与金属制的旋转驱动轴的接头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工业窑炉使用的辊道窑等连续烧成炉具有沿着被烧成物的输送方向并列设置的大量的陶瓷制的辊,通过这些辊的旋转来输送被烧成物并进行烧成。
在这样的辊道窑中,要求即使辊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偏心也能够传递旋转驱动的辊与驱动轴的接头构造。另外,存在辊因使用过程中的高温或被烧成物的载荷而翘曲或破损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在运转过程中更换辊。而且,由于涂到被烧成体的釉等附着于辊而引起被烧成品蛇行或越上到前方的台板的不良情况,因此需要定期地拆下辊来进行清扫。因此,要求辊与驱动轴的接头构造是容易组装的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能够校正驱动轴与辊的偏心的接头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一方式是一种接头构造,该接头构造(4)将驱动轴(2)的旋转传递给陶瓷辊(3),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构造具备:辊帽(41),安装于所述陶瓷辊的端部(3a);接头部(42),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状部件(46、47),在所述接头部(42)的一个端部(42a)插入所述驱动轴(2),所述接头部(42)的另一个端部(42b)插入于所述辊帽(41);第一卡止销(43),沿径向贯通所述辊帽(41)及所述接头部(42)而卡止所述辊帽(41)及所述接头部(42);及第二卡止销(44),沿径向贯通所述驱动轴(2)及所述接头部(42)而卡止所述驱动轴(2)及所述接头部(42),
所述接头部(42)的所述一个端部(42a)的内径(D2)与所述驱动轴(2)的外径(D1)之差为0.5mm以上且5.0mm以下,
所述接头部(42)的所述另一个端部(42b)的外径(D5)与所述辊帽(41)的内径(D6)之差为1mm以上且20mm以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接头构造中,
所述接头部(42)具备第一管状部件(46)和第二管状部件(47),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具有比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大的直径,
所述接头构造还具备第三卡止销(45),该第三卡止销(45)在所述第一管状部件(46)的端部(46a)插入到所述第二管状部件(47)的状态下,沿径向贯通所述第一管状部件(46)及所述第二管状部件(47)而卡止所述第一管状部件(46)及所述第二管状部件(47),
所述第一管状部件(46)的外径(D3)与所述第二管状部件(47)的内径(D4)之差为2.5mm以上且6mm以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接头构造中,
在所述径向的剖视下,所述第一卡止销相对于所述第二卡止销或所述第三卡止销具有90°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是一种辊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接头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0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