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头构造及具备该接头构造的辊输送装置和连续烧成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39762.X | 申请日: | 202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道郎;松井良太;清水博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强;龚敏 |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构造 具备 输送 装置 连续 烧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构造、辊输送装置、连续烧成炉。接头构造具备:辊帽,安装于陶瓷辊;连结轴,一个端部与辊帽连结;管状的保持件,与驱动轴及连结轴连结;第一卡止销,卡止连结轴及保持件;第二卡止销,卡止驱动轴及保持件;销罩,是具有比保持件的外径大的内径的管状的部件,在内部嵌插有保持件的状态下,限制第一卡止销和第二卡止销在径向上的移动;及一对嵌合部件,与保持件的外周面嵌合并从保持件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而限制销罩在轴向上的移动,在保持件的外周面,在嵌合部件的嵌合位置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嵌合有嵌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辊输送装置的连续烧成炉中的陶瓷制的辊与金属制的旋转驱动轴的接头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工业用窑炉使用的辊道窑等连续烧成炉具有沿着被烧成物的输送方向并列设置的大量的陶瓷制的辊,通过这些辊的旋转来输送被烧成物并进行烧成。
在这样的辊道窑中,要求即使辊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偏心也能够传递旋转驱动的辊与驱动轴的接头构造。另外,存在辊因使用过程中的高温或被烧成物的载荷而翘曲或破损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在运转过程中更换辊。而且,由于涂到被烧成体的釉等附着于辊而引起被烧成品蛇行或越上到前方的台板的不良情况,因此需要定期地拆下辊来进行清扫。因此,要求辊与驱动轴的接头构造是容易组装的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能够校正驱动轴与辊的偏心的接头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接头构造是一种接头构造,该接头构造(4)将驱动轴(2)的旋转传递给陶瓷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构造具备:
辊帽(41),安装于所述陶瓷辊(3)的端部(3a);
连结轴(42),所述连结轴(42)的一个端部(42a)插入于所述辊帽(41)的内部,所述连结轴(42)与所述辊帽(41)以连结角度自如的方式连结;
管状的保持件(43),在所述保持件(43)的一个端部(43a)的内部插入有所述驱动轴(2),在所述保持件(43)的另一个端部(43b)的内部插入有所述连结轴(42)的另一个端部(42b),所述保持件(43)与所述驱动轴(2)及所述连结轴(42)连结;
第一卡止销(44),插入于沿径向(R)贯通所述连结轴(42)及所述保持件(43)而形成的第一贯通孔(54),由此卡止所述连结轴(42)及所述保持件(43);
第二卡止销(45),插入于沿所述径向(R)贯通所述驱动轴(2)及所述保持件(43)而形成的第二贯通孔(55),由此卡止所述驱动轴(2)及所述保持件(43);
销罩(46),所述销罩(46)是具有比所述保持件(43)的外径(d1)大的内径(d2)的管状的部件,在内部嵌插有所述保持件(43)的状态下,在所述径向(R)上限制所述第一卡止销(44)和所述第二卡止销(45)在所述径向(R)上的移动;及
一对嵌合部件(47),在所述保持件(43)的轴向(A)上配置于所述销罩(46)的各个端部(46a、46b)的外侧,与所述保持件(43)的外周面嵌合并从所述保持件(43)的外周面向所述径向(R)突出而限制所述销罩(46)在所述轴向(A)上的移动,
在所述保持件(43)的外周面,在所述嵌合部件(47)的嵌合位置形成有凹部(81),在该凹部(81)嵌合有所述嵌合部件(47)。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接头构造中,
所述嵌合部件(47)是外径(d3)比所述保持件(43)的外径(d1)大的C字状的金属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97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