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38753.9 | 申请日: | 2021-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3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晨安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星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36 | 分类号: | C21D9/36;C21D1/6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珠 多级 缓冲 淬火 油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油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包括:槽体,其槽内设有钩型进料管和若干挡板;其中所述钩型进料管的钩部浸没于槽体的淬火油面下并由氮气密封保护;各挡板交替排布在内壁的相对侧,以形成钢柱下落缓冲路径;本实用新型的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通过插入淬火油面的钩型进料管实现大表面积的钢珠不与氧气接触,同时多级隔板的设置使小体积的钢珠能够在淬火油槽内淬火完全而不快速坠落槽底,能够让钢珠与淬火油的淬火冷却更充分,延长钢珠的高温速冷阶段,两者结合使钢珠能够得到理想的硬度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油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
背景技术
淬火是把金属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设定温度,使其呈现高温奥氏体化,然后急剧冷却,获得平衡组织,以保持高温相或形成亚稳相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借以利用高温相的良好性能,并为后续热处理作准备。
对于小体积大表面积的钢珠在淬火过程中因高温速冷阶段短低温慢冷阶段长易出现与淬火油冷却不充分而导致的硬度值不理想的情况,这是当前在钢珠淬火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以解决钢珠淬火过程中高温速冷阶段时间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包括:槽体,其槽内设有钩型进料管和若干挡板;其中所述钩型进料管的钩部浸没于槽体的淬火油面下并由氮气密封保护;各挡板交替排布在内壁的相对侧,待淬火的钢珠通过钩型进料管滑落,经钩部导向落于设置在钩型进料管对面的挡板上后向下滚落,逐级通过各挡板下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钩型进料管装设在槽体的上边沿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设有三级,从高到低逐级排列;其中一级挡板和三级挡板位于钩型进料管对面;二级挡板位于钩型进料管同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挡板斜率为45°;所述二级挡板斜率为35°;所述三级挡板斜率为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体的外壁分别开设有上回油口和下进油口,与冷凝机构连通;所述上回油口和下进油口连通槽体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回油口的底部与淬火油面高度一致;以及当淬火油面高度高于上回油口的底部时,淬火油由上回油口流出进入冷凝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进油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远小于钢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板式换热器和输油管;所述输油管通过上回油口和下进油口连通板式换热器和槽体进行淬火油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通过插入淬火油面的钩型进料管实现大表面积的钢珠不与氧气接触,同时多级隔板的设置使小体积的钢珠能够在淬火油槽内淬火完全而不快速坠落槽底,能够让钢珠与淬火油的淬火冷却更充分,延长钢珠的高温速冷阶段的时间,两者结合使钢珠能够得到理想的硬度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珠用多级缓冲淬火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槽体1、上回油口11、下回油口12、过滤网13、淬火油面14、冷凝机构2、输油管21、板式换热器22、挡板3、一级挡板31、二级挡板32、三级挡板33、钩型进料管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晨安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星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晨安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星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8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酸软骨素醇沉物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带管路的双头增压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