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32770.1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71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土;廖贵何;吴腾达;贾露;陈曦;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6;B32B27/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乳酸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为三层结构的双向拉伸薄膜,依次设置为抗菌层、芯层和防雾层;其中,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薄膜总厚度的8‑15%,所述防雾层的厚度为薄膜总厚度的8‑15%,所述薄膜总厚度为15‑45μm。本实用新型薄膜在在保持生物可降解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防雾的效果,且具有可视化的优点,适用于蔬菜、鲜花等产品的包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蔬鲜花的薄膜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各种透明包装如冷冻食品,新鲜蔬果类产品等的包装中,为防止结雾生成影响视觉效果,往往需采用具有防雾功能的防雾薄膜进行包装。但是目前市场上用于蔬菜、鲜花等的包装薄膜一般无法实现防雾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聚乳酸备受关注。将其制备成薄膜使用时,薄膜仍不具有防雾的效果,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视觉效果和可降解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为三层结构的双向拉伸薄膜,依次设置为抗菌层、芯层和防雾层;其中,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薄膜总厚度的8-15%,所述防雾层的厚度为薄膜总厚度的8-15%。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总厚度为15-45μm。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和防雾层的表面设有由电晕处理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为含有纳米无机银的聚乳酸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雾层为含有防雾剂的植物聚乳酸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总厚度为25μm,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2.5μm,所述防雾层的厚度为2.5μm。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方案的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采用三层聚乳酸双向拉伸结构,在保持生物可降解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防雾的效果,且具有可视化的优点,适用于蔬菜、鲜花等产品的包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抗菌层,2-芯层,3-防雾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指靠近内容物一侧、“外”指远离内容物一侧。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包装用聚乳酸防雾薄膜,膜层为三层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抗菌层1、芯层2和防雾层3。所述三层结构为采用双向拉伸工艺的方法制备的,薄膜总厚度为25μm。
本实施例中,抗菌层1为有银系抗菌剂的聚乳酸层,具体采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576665 A的《一种抗菌可生物降解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中的上表层,厚度为2.5μm;其中银系抗菌剂为无机纳米银。
所述芯层2为聚乳酸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2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萃余液中残留过氧化氢含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缆剥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