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地基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31843.5 | 申请日: | 202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8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浩;陈懋境;李文伟;高颖怡;梁达周;林国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 加固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加固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管桩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上安装有钢管柱,且钢管柱的顶端延伸至地基的上方,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柱,固定柱上开设有两个移动口,两个移动口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柱,两个移动柱上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对两个夹持板的相互水平移动和固定对钢管柱进行固定夹持,便于对钢管柱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减少钢管柱出现松动而造成偏移的情况,减小了损失,进而可以使得后期成型的钢管柱和地基更加稳固,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地基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而地基基础是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泛指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工程结构物地面以下的部分结构构件,用来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是房屋、桥梁、码头及其他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基基础有些是利用钢管柱进行加固,在施工过程中,先将多根钢管柱的一部分插入安装到地基上,然后往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覆盖钢管柱,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以得到稳固的钢管柱地基基础。
现有技术中,由于钢管柱长时间安装在地基内,容易出现钢管柱松动而造成偏移的情况,从而导致后期成型的钢管柱地基基础出现不稳固的情况,给人们带来损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钢管柱长时间安装在地基内,容易出现钢管柱松动而造成偏移的情况,从而导致后期成型的钢管柱地基基础出现不稳固的情况,给人们带来损失,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管桩地基加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桩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上安装有钢管柱,且钢管柱的顶端延伸至地基的上方,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柱,固定柱上开设有两个移动口,两个移动口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柱,两个移动柱上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移动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夹持机构,且两个加固夹持机构均与钢管柱滑动接触,两个加固夹持机构上均滑动连接有伸缩定位机构,且两个伸缩定位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螺纹驱动机构,且螺纹驱动机构贯穿两个移动柱并与两个移动柱螺纹连接,螺纹驱动机构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固定机构,且两个螺纹固定机构均与第二固定架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螺纹卡装。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两个所述移动柱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且两个限位杆分别与相对应的限位孔滑动连接,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夹持机构包括加固板和夹持板,两个所述加固板的顶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移动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相对应的两个加固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钢管柱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伸缩定位机构包括伸缩板和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加固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开设有伸缩槽,且两个伸缩板分别与相对应的伸缩槽滑动连接,两个伸缩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加固板的外侧并与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且两个定位块分别与相对应的定位槽滑动连接,两个定位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伸缩槽内并与伸缩板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万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1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