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30841.4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喜;李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森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F27/90;B01F33/81;C07C303/02;C07C309/31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苯 磺酸盐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装置,包括中和反应釜、低碳醇溶剂罐、混酸釜、碱液釜和低碳醇溶剂备用罐,中和反应釜釜顶设有低碳醇进料口、反应物进料口和粘度在线检测器,低碳醇溶剂罐底部的出料口通过低碳醇进料管与低碳醇进料口连接,低碳醇进料管上设有溶剂流量调节阀和溶剂流量计,混酸釜顶部设有第一磺酸投料口和第二磺酸投料口,混酸釜底部的出料口通过混酸进料管与反应物进料口连接,混酸进料管上设有混酸流量调节阀和混酸流量计。本实用新型在中和复配生产重烷基苯磺酸盐时,解决了重烷基苯磺酸在传统“一锅法中和工艺”中水‑低碳醇的非均相体系下,中和反应效率不高,磺酸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聚合物、碱及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体系,以及碱和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在大庆油田、长庆油田等国内大型油田得到大规模应用。重烷基苯磺酸盐具有优异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成为三元复合驱和二元复合驱油配方中应用最多、工艺最成熟的主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由重烷基苯磺酸中和复配制得,这里所说的重烷基苯磺酸通常是1#重烷基苯磺酸、2#重烷基苯磺酸及其它不同碳数和分子量的磺酸复配混合磺酸,混合磺酸工艺是为了得到与被采原油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相适应的驱油体系,从而提高三次采油的采收率。
传统混合磺酸“一锅法中和工艺”为:在中和釜内打入配方量的碱液(20%NaOH水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方量的各种磺酸(1#重烷基苯磺酸、2#重烷基苯磺酸及其它直链或支链磺酸),再加入低碳醇(通常为丁醇、异丙醇等),然后充分搅拌中和,在“丁醇-水”的非均相体系下重烷基苯磺酸和碱反应制得相应的盐,低碳醇对重烷基苯磺酸盐体系的粘度具有良好的降粘作用,最终制得流动性良好,具有一定活性物含量标准的磺酸盐。
在实际生产中,用传统“一锅法中和工艺”生产的重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含量、界面张力等指标质量不太稳定,甚至会出现不达标的情况。经过技术人员大量试验及理论分析,认为“一锅法中和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在“丁醇-水”的非均相体系下,当完全中和时,需要的反应时间更长,对机械搅拌及其搅拌力度的要求更大。2、在该非均相体系中存在少量在低碳醇相内的重烷基苯磺酸,没有参与中和反应过程,但不影响中和反应终点水相pH的判断,导致磺酸盐产品的各项性能比理论值小。3、“一锅法中和工艺”在进行中和反应时,大量的反应热会加速低碳醇溶剂的挥发,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和效率高、磺酸中和充分、可避免低碳醇溶剂挥发的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装置,包括中和反应釜、低碳醇溶剂罐、混酸釜、碱液釜和低碳醇溶剂备用罐,所述中和反应釜釜顶设有低碳醇进料口、反应物进料口和粘度在线检测器,所述低碳醇溶剂罐底部的出料口通过低碳醇进料管与低碳醇进料口连接,所述低碳醇进料管上设有溶剂流量调节阀和溶剂流量计,所述混酸釜顶部设有第一磺酸投料口和第二磺酸投料口,所述混酸釜底部的出料口通过混酸进料管与反应物进料口连接,所述混酸进料管上设有混酸流量调节阀和混酸流量计,所述碱液釜底部的出料口通过碱液输送管与反应物进料口连接,所述碱液输送管上设有碱液调节阀和碱液泵,所述低碳醇溶剂备用罐底部的出料口通过备用溶剂输送管路与低碳醇进料口连接,所述备用溶剂输送管路上设有备用溶剂调节阀和备用溶剂泵。
所述中和反应釜的釜壁上设有冷却夹套,所述冷却夹套上端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夹套下端设有冷却液进口。
所述中和反应釜、混酸釜和碱液釜内分别设有中和搅拌装置、混合搅拌装置和溶碱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森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森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0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自动去皮工装
- 下一篇:一种防滑装修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