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30830.6 | 申请日: | 2021-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张金红;康源;杨熙;李泽荣;陈江平;郭宝宝;杨勇;何品杰;汪世海;赵龙;岩罗;穆泽跃;胡强;张彦春;宁显波;李锦伟;杨昭;高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7/12 | 分类号: | E21B7/12;E21B10/43;E02D5/28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41 云南省昆明市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下 钢管 速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属于公路工程土建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加厚钻头、加劲肋、封板和钢管,所述的封板采用与钢管内径一致钢板对钢管底部进行焊接封闭,形成封闭桩底,所述的加劲肋均匀分布地焊接在封板上,加厚钻头固定在加劲肋中点上。本实用新型冲孔作业中钻头将水下坚硬岩体快速震裂破开,达到快速入岩成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构件轻便,其安装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能有效缩短建设工期,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水下钢管桩施工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常使用于水下钻孔施工。常规的水下钢管桩施工一般为桩机安装→桩机移动就位→吊桩→插桩→锤击下沉→接桩并锤击至设计深度→内切钢管桩→精割、戴帽。当水下河床岩质坚硬、工期紧时成孔困难,施工缓慢,且在国内同类型水下钢管桩施工文献中也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成孔的水下钢管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构件轻便,其安装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能有效缩短建设工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厚钻头、加劲肋、封板和钢管,所述的封板采用与钢管内径一致钢板对钢管底部进行焊接封闭,形成封闭桩底,所述的加劲肋均匀分布地焊接在封板上,加厚钻头固定在加劲肋中点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劲肋间隔60°分布,且端头处与加厚钻头的加劲肋错开30°布置,以加强钻头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钻头采用Q235钢、合金材料加厚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焊接作为钻头及钢管间的连接方式,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强;
2、本实用新型视水下地质情况将Q235钢、合金等不同强度的材料作为钻头原材料,适用范围广,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钢管与钻结合,且采用加劲肋进行加固,钢管桩稳定性高,对岩体穿透力强,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加厚钻头、2-加劲肋、3-封板、4-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水下钢管桩快速成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加厚钻头1、加劲肋2、封板3和钢管4,所述的封板3采用与钢管4内径一致钢板对钢管底部进行焊接封闭,形成封闭桩底,所述的加劲肋3均匀分布地焊接在封板上,加厚钻头1固定在加劲肋3中点上。所述的加劲肋间隔60°分布,且端头处与加厚钻头的加劲肋错开30°布置,以加强钻头强度。所述的钻头采用Q235钢、合金材料加厚制成,所述的钢管4为普通钢管桩。
各部位连接方式均为焊接,在钢管桩施工前将钻头与钢管焊接,施工时按照普通钢管桩施工,即“钻头定制→钻头安装→桩机安装→桩机移动就位→吊桩→插桩→锤击下沉→接桩并锤击至设计深度→内切钢管桩→精割、戴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0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