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菌内毒素检测凝胶法用翻转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27411.7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4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道俊;周巧;何志宇;车福仙;刘成;司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精准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胡璇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内毒素 检测 凝胶 翻转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细菌内毒素检测凝胶法用翻转检测装置,括:基座、支撑板、翻转机构、计时报警器和插接座;所述支撑板垂直基座设置于基座的一侧顶面上;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翻转板的一侧顶面驱动连接;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板的一侧边抬起或落下;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板板侧壁上;翻转板安装于基座顶面上;该装置能同批次完成对多个封口水浴后试管的统一翻转,翻转角度相同,用力相同,能有效避免不同操作人员处理同一批物料,提高对凝胶物料翻转操作的统一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细菌内毒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细菌内毒素检测凝胶法用翻转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细菌内毒素是来自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壁层上的一种脂多糖和微量蛋白的复合物。它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放出来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的生物活性和毒性物质,是迄今发现生物活性最为广泛的物质之一。
细菌内毒素能引起人体的热原反应,引起人体患者的不良反应,此类毒素无法过滤,加热灭菌也无法使其失活。《中国药典》、《中国医药制剂规范》、《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方法》中,明确规定,对任何一种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药物(如聚明胶肽注射液,明胶代血浆等),生物制剂及与血液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如明胶海绵,人造皮肤,胶原类创伤敷料等),对细菌内毒素都有严格的限制。只有细菌内毒素检测合格后才能用于医用。
现有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种类较多,凝胶法运用广泛,凝胶法主要通过将待测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加入通过灵敏度复核过实验的鲎试剂,混合均匀后,在37℃下保温60分钟左右后,转动试管180°后观察物料是否变形,如果变形为阴性,如果不变形为阳性。
现有凝胶法中由于需要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过实验、供试品干扰实验后才进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试管转动,受操作者熟练程度和用力方向不同影响,导致试管翻转后,同一供试物料流动情况不统一。同时翻转后,不同操作人员翻转后试管口朝向状态停留时间难以完全统一,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凝胶法用翻转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细菌内毒素检测凝胶法用翻转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板、翻转机构、计时报警器和插接座;
所述支撑板垂直基座设置于基座的一侧顶面上;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翻转板的一侧顶面驱动连接;驱动组件驱动翻转板的一侧边抬起或落下;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板板侧壁上;翻转板安装于基座顶面上;
所述翻转板顶面上设置插接座;插接座顶面开设多个插接孔;试管的封闭端插入插接孔内设置;计时报警器设置于基座一侧顶面上。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滑块组件、齿轮组件、连接件、电机、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安装于基座顶面上;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支撑板顶面上;滑块组件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板外侧壁上,并与翻转板铰接;齿轮组件安装于第二安装板上,并与电机驱动连接;滑块组件、齿轮组件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电机驱动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链条驱动连接;连接件安装于链条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沿第一安装板横向贯通第一安装板开设通槽;连接件移动插设于通槽内;链条正对通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动滑槽、传动板、连接杆、铰接轴;传动板沿第一安装板外侧壁上的滑槽滑动设置;动滑槽安装于传动板的外侧壁上;铰接轴插设于与动滑槽内,并沿动滑槽移动;铰接轴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翻转板一端的底面相连接;
翻转板的另一端与基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动滑槽包括:板体和成对设置的第二导条;第二导条对称设置于板体两相对侧边上;第二导条与板体围成第二导槽;铰接轴滑动卡接于第二导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精准检验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精准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27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激光头漏气检测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车道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