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20570.4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峰;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52 | 分类号: | H01M50/152;H01M50/184;H01M50/186;H01M50/169;H01M50/107;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尚广云;臧建明 |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密封盖;电池本体顶端设有第一凹槽以及设置于第一凹槽底面的注液孔;密封盖包括密封片和加强片,密封片设于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凹槽焊接。本公开提供的电池的密封盖包括密封片和加强片,设置加强片,避免出现密封盖变形,导致在将密封盖焊接在第一凹槽过程中出现虚焊的问题。同时密封片和加强片的整体厚度增加,进而可避免电池在与其他部件组装转接时,出现焊接困难,甚至导致虚焊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的不断发展,电池为了适配小型化电子设备的内部安装空间,电池结构也逐渐小型化,电池相比传统的电池体积较小,因此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电池包括顶盖、外壳、卷芯以及密封盖,卷芯置于外壳的容纳腔内,顶盖盖设在外壳顶端,顶盖上设有凹槽以及注液孔,注液孔设于凹槽底部与容纳腔连通,密封盖连接于凹槽内。
但是,现有的电池在与电池包壳体或者电子设备焊接过程,由于密封片整体厚度较小,导致电池在组装转接过程中,出现焊接困难,且极易出现虚焊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可有效地解决上述或者其他潜在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密封盖;电池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凹槽以及设置于第一凹槽底面的注液孔;密封盖包括密封片和加强片,密封片设于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凹槽焊接,加强片设置于密封片的顶面,加强片与注液孔呈对应设置。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片与加强片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凹槽的深度。需要说明的是,将密封片与加强片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凹槽的深度,使得密封盖的上端部凸出第一凹槽,或者与第一凹槽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进而可避免电池在与其他部件组装转接时,出现焊接困难,甚至导致虚焊的现象。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片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片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加强片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片的厚度,可实现采用较小的能量焊接密封片与第一凹槽,进而避免出现焊接能量过大,使得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容易产生气化进入焊缝,导致出现焊接炸火的问题。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片的厚度为0.1mm,加强片的厚度为0.15mm;第一凹槽的深度为0.25mm;注液孔的深度为0.15mm-0.19mm。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密封盖的厚度设置为0.15mm,相比现有技术中,本申请提供的密封片的厚度为0.1mm,厚度减小,如此设置在将密封片与第一凹槽底部激光焊接时,熔深可以降低0.05mm,因此所需输入的用于焊接的能量可以降低15%-20%,使得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不容易产生气化进入焊缝,导致出现焊接炸火的问题,进而保证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将加强片的厚度为0.15mm,其与密封片的厚度之和为0.25mm,且与第一凹槽的深度0.25mm相同,保证密封盖的整体高度与第一凹槽的深度相同,保证在密封盖的顶端面与第一凹槽的顶端面齐平,进而保证电池在与其他电子设备组装焊接过程中,更易实现组装焊接,避免密封盖沉设在第一凹槽内,出现焊接困难的现象,甚至导致出现虚焊的现象。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加强片的直径。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片、加强片、注液孔同轴心设置;密封片的直径为4mm-5mm,加强片的直径为1.5mm-2.5mm;注液孔的直径为1mm-1.5mm。要说明的是,密封片的直径为4mm-5mm,加强片的直径为1.5mm-2.5mm,也即将加强片的直径设置为小于密封片的直径,既可以保证密封盖整体的厚度达到预设要求,同时,可保证密封片待焊接的边缘处不被加强片覆盖,保证在焊接时,熔深可以降低,因此降低所需输入的用于焊接的能量,进而避免出现焊接炸火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20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