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414307.4 | 申请日: | 2021-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6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琼柱;杨曦;刘跃成;周创;周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变形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系统包括:机器视觉相机、可调红外补光灯、无源反光靶标、配电网络设备、交流供电线、直流供电线、第一通信线和第二通信线;所述机器视觉相机的镜头面向隧道施工开挖方向,固定安装在隧道断面后方。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隧道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有效提高隧道监控效率,保证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进。(2)采用无源靶标作为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传递的载体,不需要考虑靶标的供电布线或电池供电,可极大的降低在隧道现场实施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状态进行监测,据此了解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的发展趋势,对围岩稳定性做出判断,从而为隧道施工提供依据。
目前,在建隧道监控量测主要方式为:人工采用全站仪对安装在隧道内壁的靶标多断面进行量测,此种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操作繁琐且量测过程易影响隧道施工,日常监控量测工作频次偏低,通常一天进行两次;
(2)隧道监控量测变化数据是隧道围岩支撑体系最直观的体现,监控量测工作须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进。然而,传统的监控量测方式由于测量频次低且基本依靠人工记录,不能覆盖围岩完整的变化过程,因此,如何解决以上人工监控量测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机器视觉相机、可调红外补光灯、无源反光靶标、配电网络设备、交流供电线、直流供电线、第一通信线和第二通信线;
所述无源反光靶标的设置数量为多个,均匀固定于被监测的隧道断面;
所述可调红外补光灯的设置数量为三个,分别部署在隧道断面后方的左侧、中间和右侧;
所述机器视觉相机的镜头面向隧道施工开挖方向,固定安装在隧道断面后方;
所述机器视觉相机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与各个所述可调红外补光灯的调节端连接;
所述配电网络设备的第一供电端,通过所述交流供电线,与各个所述可调红外补光灯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配电网络设备的第二供电端,通过所述直流供电线,与所述机器视觉相机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配电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线,与所述机器视觉相机的网络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源反光靶标为无源圆形反光贴,粘贴在隧道断面的预埋金属片上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线和所述第二通信线,为485通信线。
优选的,所述机器视觉相机内部集成角度和振动检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隧道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有效提高隧道监控效率,保证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进。
(2)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源靶标作为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传递的载体,不需要考虑靶标的供电布线或电池供电,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反光贴即可实现测量,可极大的降低在隧道现场实施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3)通过进行补光灯开关控制,可大幅度降低用于变形监测的电能消耗,也可提升补光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14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