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和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03138.4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凯;徐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74 | 分类号: | H01M50/474;H01M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电池包括:外壳;电芯,电芯设置于外壳内;绝缘片,绝缘片包括:外周绝缘部和底绝缘部,外周绝缘部包裹在电芯的外周上,底绝缘部连接于外周绝缘部的底部且包裹在电芯的底部,底绝缘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底托板,底托板设置于外壳且位于底绝缘部的底部,底托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一通孔分别相互连通且至少部分地错位设置。由此,通过将底托板设置于底绝缘部的底部,使底托板上的第二通孔和底绝缘部上的第一通孔相互连通,并且至少部分地错位设置,不仅可以使充分利用绝缘片的结构,可以简化电池的结构设计,而且可以在保证浸润效果的同时,降低电芯短路时外壳被腐蚀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绝缘片和底托片上均设置有相对设置的通孔,当电芯发生短路时,电芯与容纳电芯的金属外壳会通过这些通孔形成离子通道,锂离子与铝反应形成锂铝合金,进而在金属外壳底部形成电位差,从而腐蚀金属外壳底部,引发安全风险,进而降低电池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该电池的结构简单,并且可靠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外壳;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绝缘片,所述绝缘片包括:外周绝缘部和底绝缘部,所述外周绝缘部包裹在所述电芯的外周上,所述底绝缘部连接于所述外周绝缘部的底部且包裹在所述电芯的底部,所述底绝缘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底托板,所述底托板设置于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底绝缘部的底部,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相互连通且至少部分地错位设置。
由此,通过将底托板设置于底绝缘部的底部,使底托板上的第二通孔和底绝缘部上的第一通孔相互连通,并且至少部分地错位设置,不仅可以使充分利用绝缘片的结构,可以简化电池的结构设计,而且可以在保证浸润效果的同时,降低电芯短路时外壳被腐蚀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以成排成列的方式排布,同一排布方向上的一排所述第一通孔与一排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的流道且至少部分地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道设置于所述底托板上且构造为沿所述第二通孔排布方向延伸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同一排布方向上,所述流道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部分长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绝缘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和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以成排成列的方式排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以成排成列的方式排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二通孔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为d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为d2,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相邻的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为d3,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为d4,d1、d2、d3和d3满足关系式:d1>d2且d3=d4,或d1=d2且d3>d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底绝缘部的宽度方向中线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中心位于所述底托板的宽度方向中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03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