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带材表面机械式去除氧化层设备的车间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92058.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62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韩晨;孙付涛;张建辉;何磊;马玉蕊;赵京松;张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21B45/06;B21B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表面 机械式 去除 氧化 设备 车间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带材表面机械式去除氧化层设备的车间布置结构,设备组成包括开卷储料站、开卷机、矫平机、横剪、边部磨铣机、下部磨铣机、上部磨铣机、出口清洗装置、成品卷取机、屑尘抽吸口、屑尘抽吸管道、屑尘分离器、过滤器、屑尘抽吸风机、屑尘箱移出系统、废料箱以及车间起重机,以上各部件沿有色金属带材生产运行方向前后顺序依次布置。该金属带材表面机械式去除氧化层设备的车间布置结构,其布局合理紧凑、工艺针对性强、配置和功能完善,能够对有色金属带材表面磨铣后的带坯和屑尘自动进行双过跨运输,有效利用车间布局,提高车间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车间厂房和辅助运输设备的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板带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带材表面机械式去除氧化层设备的车间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技术和材料加工工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有色金属板带材应用领域和应用要求的拓展,以及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设计的快速进步和提高,有色金属板带材对表面质量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色金属板带材在进行冷初轧前的带坯厚度一般为2~18mm,该带坯通常为热轧态、铸轧态、水平连铸态等,由于高温热加工导致的表面氧化皮、金属偏析导致的表面化学成分不均匀、生产工艺设备控制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表面和边部疏松缩孔和裂纹等给有色金属产品尤其是其表面质量带来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因而有效去除有色金属板带材冷初轧前的坯料表面氧化和缺陷层、提高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以及表面光洁度、避免本工序缺陷进一步向下游工序延伸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利用硫酸、硝酸等酸液对有色金属表面0.1~1.0mm厚度的较厚氧化缺陷层进行腐蚀去除存在工艺速度慢、效果差、不环保、安全危害大以及表面金属和酸液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金属游离态离子回收难度大甚至是难以回收导致金属损耗大,因而利用钢刷、刀具等进行机械式表面去除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内利用钢刷、刀具等进行机械式表面去除金属表面氧化缺陷层存在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下:
(1)机械式表面去除氧化层的设备需要从上游热轧跨或熔铸跨接收带坯,完成加工后需要将带坯送至冷轧跨进行下一步工序的冷初轧或热处理。无论是将机械式表面去除氧化层的设备布置在热轧跨、熔铸跨,或者是冷轧跨、热处理跨,都不可避免的对来料带坯和加工后带坯进行车间之间或生产跨之间的频繁运输。增加过跨平板车、叉车等跨间运输设备,不可避免的会提高生产线运输设备投资,而且物料的频繁过跨对车间生产人员、物料运输和车间平面布局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将机械式表面去除氧化层的设备布置在上一步工序的熔铸跨或者热轧跨(高温、高热、粉尘、噪声的环境),会降低加工后的带坯成品表面质量、衬纸质量、生产和操作环境。
(3)将机械式表面去除氧化层的设备布置在下一步工序的冷轧跨(对生产环境要求高,一般要求车间内洁净、无粉尘、低噪声),其生产时的设备噪声、去除的金属氧化屑尘均会严重恶化冷轧车间的生产环境,导致下游生产工序的产品质量低、车间生产环境差、生产人员职业健康受到影响。
(4)去除的表面氧化缺陷层的屑尘采用人工方式处理或者是开式系统进行生产,不仅安全和环保隐患大,而且现场生产环境差、生产劳动强度大,最主要是难以及时有效的送至原料车间进行回收、重熔、再利用,而且废料同样需要频繁的过跨运输。
(5)沿用旧式的机组配置方式,磨铣生产线配置尤其是屑尘处理方式和车间布置的工艺针对性差,难以满足冶金行业对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或无人操作化生产设备和加工车间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可知,设计出一种能自动实现金属带坯和表面氧化缺陷层磨铣废料生产与回收系统,并通过在车间内的有效工艺性布置,进而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充分降低设备投资、降低厂房占地面积和投资、提高生产和车间环境、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就成为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92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型母线槽用壳体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砂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