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布置的简易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90934.9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4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峰;洪文聪;林武智;周相杰;吕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 地址: | 363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光纤 布置 简易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布置的简易固定结构,包括大体积混凝土层、铺设在大体积混凝土层顶面的测温光纤缆线,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层的顶面设有多个沿着测温光纤缆线的分布方向依次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中部与测温光纤缆线绑扎连接,支撑件的下端插设到大体积混凝土层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利用插设在大体积混凝土层的支撑件对测温光纤缆线的铺设位置进行稳定支撑,保障温度监测的准确性,降低其存在测温失败的潜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布置的简易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推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发生水化热,水化热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有产生温度裂缝的潜在风险。而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有效的监测,实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是制定有效降温措施,防止温度裂缝生成的必要手段。
传统的温度监测系统中,主要采用点式温度传感器布置,其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该方法依赖人工定时巡检存在漏检的风险,传感器失效的风险,感器安装对施工存在干扰,采集数据量有限,不连续,难于真实反应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变化信息等。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被运用于监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该技术采用测温光纤缆线作为传感器,可监测光纤沿线的温度,同时具有对监测温度进行定位的功能。但是,光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在振捣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缆线的布设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监测温度的位置信息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监测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布置的简易固定结构,设计合理,可降低测温光纤缆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的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光纤布置的简易固定结构,包括大体积混凝土层、铺设在大体积混凝土层顶面的测温光纤缆线,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层的顶面设有多个沿着测温光纤缆线的分布方向依次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测温光纤缆线相连接,支撑件的下端插设到大体积混凝土层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光纤缆线与支撑件的顶面中部绑扎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呈U型状,支撑件的开口朝下插入大体积混凝土层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呈T型状,支撑件的竖直边插入大体积混凝土层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光纤缆线在大体积混凝土层的顶面呈蛇形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由钢筋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利用插设在大体积混凝土层的支撑件对测温光纤缆线的铺设位置进行稳定支撑,保障温度监测的准确性,降低其存在测温失败的潜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温光纤缆线与支撑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层大体积混凝土层相配合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禹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90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