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88161.0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3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夏俊;周洪涛;张超;袁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S45/10;F21V29/70;F21V15/01;F21V19/00;F21V31/00;F21V29/74;F21V17/10;F21W10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尾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灯结构,包括尾灯,用于安装尾灯的尾灯壳体,设在尾灯与尾灯壳体之间用于固定尾灯的尾灯固定板,以及安装在尾灯壳体外部的尾灯面罩,所述尾灯包括制动灯珠板,所述制动灯珠板的远离尾灯壳体的侧面贴设有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器可直接吸收制动灯珠板上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快速散出,避免汽车尾灯结构内部热量无法及时导出而大量堆积,进而影响车灯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具有高耐热性能材料的使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灯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尾灯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重要的部件,汽车尾灯的损坏会导致后方车辆难以判断前方车辆是否刹车、或者与前方车辆的距离等等,直接提升汽车事故的发生,而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通常只考虑前大灯的散热,却忽视了尾灯的散热,尤其是在夏天天气较热的时候,尾灯内部的温度更高,一旦尾灯由于过热导致电器元件损坏,影响车灯寿命,甚至出现车灯故障导致交通事故。因此,汽车尾灯的散热也应被重视。在尾灯结构中天街散热器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用于汽车尾灯的散热结构,其公告号为CN204756843U,包括灯泡和灯泡座,灯体及反射,灯泡和灯泡座装于反射镜上,反射镜与导热支架螺钉安装,反射镜与灯体螺钉安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泡座内部上方安装有用于覆盖灯泡的导热支架,所述导热支架在面向照射方向的前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挡板,用于使得来自灯泡的发热向上方及后方流动,所述导热支架在位于灯泡后侧的后端形成的下排的多根散热筋与灯泡座之间形成散热用空隙,用于使得来自灯泡的发热及向上方及后方流动。但是,该结构仍存在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汽车尾灯存在的散热效率低,导致汽车尾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有助于延长车灯使用寿命的汽车尾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尾灯结构,包括尾灯,用于安装尾灯的尾灯壳体,设在尾灯与尾灯壳体之间用于固定尾灯的尾灯固定板,以及安装在尾灯壳体外部的尾灯面罩,所述尾灯包括制动灯珠板,所述制动灯珠板的远离尾灯壳体的侧面贴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与制动灯珠板贴设在一起,当制动灯珠板发热时,散热器可直接吸收制动灯珠板上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快速散出,避免汽车尾灯结构内部热量无法及时导出而大量堆积,进而影响车灯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具有高耐热性能材料的使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尾灯壳体内设有尾灯安装孔,所述尾灯固定板内对应尾灯安装孔的位置设有尾灯定位孔。尾灯安装孔和尾灯定位孔一起限制尾灯在尾灯结构中的位置,避免尾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而脱离原有位置,影响其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尾灯壳体和尾灯固定板之间设有有密封圈。密封圈的材料可选为EPDM,可在尾灯壳体和尾灯固定板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分进入内部,对尾灯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座和若干个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通过安装座,所述散热器可牢固安装在尾灯壳体上,而间隔布置的散热翅片可同时将制动灯珠板产生的热量导出,加快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尾灯安装孔的边缘设有带第一安装孔的定位柱,安装座与散热翅片同一侧的两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定位孔配合,可以更加准确地将散热器安装在尾灯壳体上,定位柱可限定制动灯珠板及散热器在尾灯壳体上的安装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灯珠板的一端设有阶梯状凸起,另一侧端为平面,所述安装座远离散热翅片侧面的两端设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与制动灯珠板的外形适配。安装脚可进一步对制动灯珠板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而制动灯珠板的外形设置可有效防止制动灯珠板在安装过程中出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8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舱罩上片体耳座的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喷漆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