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87816.2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60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诸葛鑫;刘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享生物(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熙文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生物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包括袋身、设置在袋身底部的第一内转子和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与袋身密封连接,第一内转子与第一密封结构枢接,第一密封结构设有第一外转子配合槽;袋身顶部设有第二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与袋身密封连接,第二密封结构上枢接有第二内转子,第二密封结构设有第二外转子配合槽;袋身内设有一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与第一内转子、第二内转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上下电机同步驱动反应袋内的搅拌轴提供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该反应袋的结构设计,为两电机上下同步驱动反应袋内的搅拌轴提供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反应袋。
背景技术
一次性生物反应袋,袋身的底部设有内转子和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与袋身密封连接,内转子枢接在密封结构上,内转子位于袋身内,内转子上设有搅拌叶片。密封结构上设有外转子配合槽,外转子配合槽位于袋身外,能够与外转子配合,外转子与电机连接。
实际操作中,一次性生物反应袋放置在钢壳内,钢壳的底部开设穿孔,密封结构配合在穿孔内。操作者将外转子配合入所述外转子配合槽中,电机驱动外转子旋转,外转子中的磁铁作用于内转子中的磁铁,驱动内转子旋转,搅拌叶片对反应袋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对于大型的一次性生物反应袋,上述搅拌提供的传质效果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传质效果的一次性生物反应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生物反应袋,包括袋身、设置在袋身底部的第一内转子和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与袋身密封连接,第一内转子位于袋身内,第一内转子与第一密封结构枢接,第一密封结构设有第一外转子配合槽,第一外转子配合槽位于袋身外;袋身顶部设有第二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与袋身密封连接,第二密封结构上枢接有第二内转子,第二内转子位于袋身内,第二密封结构设有第二外转子配合槽,第二外转子配合槽位于袋身外;袋身内设有一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与第一内转子、第二内转子连接。
第一电机轴上的第一外转子配合入第一外转子配合槽中,第二电机轴上的第二外转子配合入第二外转子配合槽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步转动,驱动同一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对反应袋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如此,能够提高超大反应袋中搅拌轴及其上搅拌桨叶的稳固性,方便在搅拌轴上添加多层搅拌叶片,提供更好的传质效果,解决大体积反应袋与搅拌传质效果不佳之间的矛盾。
本实用新型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下同步驱动反应袋内的搅拌轴提供一种一次性生物反应袋,该反应袋的结构设计,为两电机上下同步驱动反应袋内的搅拌轴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次性生物反应袋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袋身;
20、第一密封结构;21、第一内转子;210、内转子壳体;211、内转子磁铁;22、第一外转子配合槽;220、中心孔;23、第一类搅拌叶片;24、设置在第一密封结构上,用于连通袋身和外部的管道;
30、第二密封结构;31、第二内转子;32、第二外转子配合槽;33、限位槽;
40、搅拌轴;41、第二类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享生物(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智享生物(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7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反应袋钢壳底部的电机承载装置
- 下一篇:电磁线用可调节去静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