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烤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5672.7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2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7/06;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烤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汽烤箱,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操作区域易产生水雾,使蒸汽烤箱易发生故障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设有烹饪腔,箱门铰接于箱体并将烹饪腔关闭或打开,箱门包括门框、操作显示板和面板玻璃,门框具有操作界面,操作显示板位于操作界面的背面,面板玻璃覆盖于门框,面板玻璃具有覆盖操作界面的操作区域,门框上位于操作界面处设有防止操作区域起雾的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有效防止操作区域产生水雾,降低蒸汽烤箱的故障率,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蒸汽烤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烤箱主要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设有烹饪腔,箱门铰接于箱体并将烹饪腔关闭或打开,箱门包括门框、操作显示板和面板玻璃,门框具有操作界面,操作显示板位于操作界面的背面,操作显示板上设有用于形成触摸按键的按键弹簧,面板玻璃覆盖于门框,面板玻璃具有覆盖操作界面的操作区域,在蒸汽烤箱使用过程中,水汽会进入操作显示板所在区域,在操作区域的背面冷凝形成水雾,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操作显示板上的电子元件生锈损坏,引起故障,且日常生活用水一般具有导电特性,在操作区域的背面冷凝形成水雾会导致面板玻璃导电,以及蒸汽烤箱的按键弹簧和面板玻璃相互接触,操作显示板的电易通过按键弹簧传递到操作区域,导致操作区域带电,使用者接触操作区域易发生触电的情况,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蒸汽烤箱,有效防止操作区域产生水雾,降低蒸汽烤箱的故障率,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烤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设有烹饪腔,箱门铰接于箱体并将烹饪腔关闭或打开,箱门包括门框、操作显示板和面板玻璃,门框具有操作界面,操作显示板位于操作界面的背面,面板玻璃覆盖于门框,面板玻璃具有覆盖操作界面的操作区域,所述门框上位于操作界面处设有防止操作区域起雾的加热器。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器为带发热丝的加热膜片,加热膜片安装于门框与面板玻璃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器为带发热丝的加热膜片,厚度较小,所需的安装空间小,不需要改变现有箱门的安装结构,同时使加热变得均匀,保持操作区域背面的干燥,更加有效地避免起雾,以及通过加热膜片安装于门框与面板玻璃之间,减少用户直接与加热膜片接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除了加热膜片,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小型加热装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膜片的厚度为0.4mm~0.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加热膜片厚度,有效保护内部发热丝且减少对操作界面的阻挡,若加热膜片的厚度小于0.4mm,则不能有效阻隔发热丝与空气接触,发热丝易被氧化;若加热膜片的厚度大于0.5mm,则会形成对操作界面的阻挡,对用户的操作造成干涉,且会导致加热升温速度减慢,不能及时去除水雾。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40℃~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加热器的加热温度,有效杜绝操作区域起雾,若加热的温度低于40℃,无法使水雾快速蒸发,操作显示板周围仍旧有水雾,容易导致电子元件受损;若加热的温度高于90℃,则操作显示板的温度过高,同时容易受损,更会导致操作区域的温度过高,用户在使用时容易被烫伤。
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显示板上设有用于形成触摸按键的按键弹簧,按键弹簧与面板玻璃之间设有环形的绝缘垫,绝缘垫具有中心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键弹簧与面板玻璃之间设有绝缘垫,避免面板玻璃与按键弹簧的直接接触,避免因按键弹簧带电导致面板玻璃带电,确保用户能正常使用,以及利用绝缘垫具有中心通孔,保证触摸按键的灵敏度,能及时响应用户的操作,同时也有利于光线穿过绝缘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5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