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向构件模具的新型手孔工装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4832.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0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劲松;陈韬;金逸苓;金炜;张浩;杨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杰绿建装配式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0 | 分类号: | B28B7/30;B28B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潘文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构件 模具 新型 工装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竖向构件模具的新型手孔工装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杆、折叠锁紧装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孔,在安装孔中穿过固定杆,固定杆上套设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折叠锁紧装置,在固定杆与折叠锁紧装置上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折叠锁紧装置包括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呈锁紧状态与调节状态。本方案使得一个竖向构件模具中的手孔工装能够进行重复循环利用,降低造价成本,利用连接结构快速完成手孔工装的位置调整,并且手孔工装位置固定后其结构牢固、稳定,避免浇筑时发生偏移,从而使预制墙体结构刚度增大;也不用将手孔工装进行焊接,降低工艺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向构件模具的新型手孔工装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施工在建筑施工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预制装配式施工是指将PC构件工厂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采取可靠方式进行拼装连接固定。该种施工方式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方式相比,省去了大部分支设模板、浇筑养护、拆模等工艺步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预制构件中墙板结构所占比重最大,墙板结构在工厂统一制作完成后,吊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预制剪力墙中,在预制墙体中需要配备手孔(手孔为工人接线时的操作空间)、线盒、配管等附属配件,因此在生产时需要由配置好的模具去生产,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的竖向构件的模具中,对于手孔部分的手孔工装,都是按照竖向构件的深化图去订做,手孔工装只能使用一次,造价增大,且施工工艺较繁琐,需要将手孔工装焊接固定住。
有鉴于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竖向构件的手孔制作过程中手孔工装不能重复利用、成本高、施工繁琐等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向构件模具的新型手孔工装连接结构,其目的是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竖向构件的手孔制作过程中手孔工装不能重复利用、成本高、施工繁琐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竖向构件模具的新型手孔工装连接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具有竖向设置且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以及竖向设置的与侧板连接的前板和后板,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杆、折叠锁紧装置;
在两个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孔,在安装孔中穿过固定杆,以使固定杆呈左右方向平行于模具本体,固定杆的两端穿出左右两侧的侧板后由螺帽固定;安装孔及相应的固定杆靠近前板设置;
所述固定杆上套设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折叠锁紧装置,折叠锁紧装置在外力驱动下沿固定杆左右滑动,在固定杆与折叠锁紧装置上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使折叠锁紧装置与固定杆呈固定状态或滑动状态的锁定组件;
所述折叠锁紧装置包括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上连接部的上端与锁定组件连接,上连接部的下端与下连接部的上端之间通过一固定器转动连接,下连接部的下端与手孔工装铰接;在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的朝向后板一侧均设置有卡座;在锁紧状态下,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竖直设立呈一直线,卡座中插入卡销,以使手孔工装压紧固定;在调节状态下,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的转动连接处朝向后板一侧凸起形成夹角,以使手孔工作脱离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杰绿建装配式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杰绿建装配式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4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