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气口分置的双流道排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4663.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0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娟;徐雪松;孙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13/18;F02M26/09;F02M26/14;F02M26/41;F02M2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口 双流 排气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气口分置的双流道排气管,属于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该取气口分置的双流道排气管包括排气歧管Ⅰ和排气歧管Ⅱ。所述排气歧管Ⅰ底部一侧连通有EGR取气管Ⅰ,所述EGR取气管Ⅰ端部设置有固定法兰Ⅱ,所述排气歧管Ⅰ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端口Ⅰ、进气端口Ⅱ和进气端口Ⅲ,所述排气歧管Ⅱ底部一侧连通有EGR取气管Ⅱ,所述EGR取气管Ⅱ端部设置有固定法兰Ⅲ。本实用新型通过EGR取气管Ⅰ和EGR取气管Ⅱ进气废气回收,两个增压器取气口取气提升进气压力,从而可提高废气回收效率,可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该装置采用分置的固定法兰Ⅱ和固定法兰Ⅲ进行安装,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废气回收口的对接位置,提高适用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气口分置的双流道排气管。
背景技术
发动机EGR技术是汽车内燃机在燃烧后将排出气体的一部分出并导入吸气侧使其再度吸气的技术。发动机EGR技术也称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歧管后,只是采用单个取气口到EGR系统内部进行废气循环利用,由于排气压力与进气压力压差较小,无法满足比较高的EGR率需求,即难以满足国六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气口分置的双流道排气管,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歧管后,只是采用单个取气口到EGR系统内部进行废气循环利用,由于排气压力与进气压力压差较小,无法满足比较高的EGR率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气口分置的双流道排气管,包括排气歧管Ⅰ和排气歧管Ⅱ。
所述排气歧管Ⅰ底部一侧连通有EGR取气管Ⅰ,所述EGR取气管Ⅰ端部设置有固定法兰Ⅱ,所述排气歧管Ⅰ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端口Ⅰ、进气端口Ⅱ和进气端口Ⅲ,所述排气歧管Ⅱ底部一侧连通有EGR取气管Ⅱ,所述EGR取气管Ⅱ端部设置有固定法兰Ⅲ,所述排气歧管Ⅱ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端口Ⅳ、进气端口Ⅴ和进气端口Ⅵ,所述EGR取气管Ⅰ和所述EGR取气管Ⅱ一侧均设置有增压器取气口,所述EGR取气管Ⅱ设置于所述排气歧管Ⅰ底部,且所述排气歧管Ⅰ和所述EGR取气管Ⅱ之间连接有加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端口Ⅰ、所述进气端口Ⅱ、所述进气端口Ⅲ、所述进气端口Ⅳ、所述进气端口Ⅴ和所述进气端口Ⅵ顶部均分别设置有固定法兰Ⅰ,所述固定法兰Ⅰ顶部设置有密封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铝垫圈Ⅰ、铝垫圈Ⅱ、橡胶垫圈和固定螺栓,所述铝垫圈Ⅱ设置于所述固定法兰Ⅰ顶部,所述橡胶垫圈设置于所述铝垫圈Ⅰ和所述铝垫圈Ⅱ之间,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分别活动贯穿于所述固定法兰Ⅰ、所述铝垫圈Ⅰ和所述铝垫圈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铝垫圈Ⅰ和所述铝垫圈Ⅱ之间卡设有U型箍板,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活动贯穿于所述U型箍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铝垫圈Ⅰ和所述铝垫圈Ⅱ之间的所述橡胶垫圈两侧均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至少设置有两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铝垫圈Ⅰ和所述铝垫圈Ⅱ靠近所述橡胶垫圈一侧均分别设置有弧形凸块,所述弧形凸块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凸块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均为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取气口分置的双流道排气管,排气歧管Ⅰ和排气歧管Ⅱ通过六组进气口可以将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采用分置的双流道气管设置,即通过EGR取气管Ⅰ和EGR取气管Ⅱ进气废气回收,两个增压器取气口取气提升进气压力,从而可提高废气回收效率,可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该装置采用分置的固定法兰Ⅱ和固定法兰Ⅲ进行安装,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废气回收口的对接位置,提高适用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4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皮带与大梁干涉的拦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的空调压缩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