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4357.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石珊珊;夏坤;路文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潘春燕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港西镇三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电气 自动化 数据 采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机体和束缚带,束缚带设于机体右方,机体内部右下角开有收纳腔,收纳腔内部转动连接有回力收卷辊,回力收卷辊外围收卷有绳子,机体右下端开有与收纳腔相通的通孔,绳子末端穿过通孔且延伸出收纳腔外,束缚带下端相接有T型对接块;通过将束缚带缠绕在手臂上,当机体使用过程中不慎摔落时,绳子则会拉住机体,从而防止机体掉在地面上,以免机体被摔坏,且将T型对接块插入至凹形限位板内侧,再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便于将机体安装至手臂上进行使用,保证了机体携带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和电子扫描系统的记录过程,还包括内容和属性的编码过程,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数据采集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的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虽然机体可以手持使用,机体在使用过程中,易从手部滑落,导致机体摔坏,而且机体不便于缠绕至手臂上进行使用,导致机体携带使用时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机体在使用过程中,易导致机体摔坏,且机体携带使用时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电气自动化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机体和束缚带,所述束缚带设于所述机体右方:
机体内部右下角开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部转动连接有回力收卷辊,所述回力收卷辊外围收卷有绳子,所述机体右下端开有与所述收纳腔相通的通孔,所述绳子末端穿过通孔且延伸出所述收纳腔外,所述束缚带下端相接有T型对接块,所述绳子末端与所述T型对接块左侧上端相接,所述机体后端中部固定有凹形限位板,所述凹形限位板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挡板,所述凹形限位板左右两端均滑动贯穿有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带首端外侧相接有母魔术贴,所述束缚带末端外侧相接有与所述母魔术贴相匹配的子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T型对接块左右两端均开有与所述卡块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内端下部呈倾斜状,每块所述卡块外端均相接有拉块。
进一步地,每块所述拉块内侧与所述凹形限位板外壁之间均相接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套设于所述卡块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带内端面贴合有海绵垫,所述T型对接块与所述凹形限位板内侧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束缚带缠绕在手臂上,当机体使用过程中不慎摔落时,绳子则会拉住机体,从而防止机体掉在地面上,以免机体被摔坏,而且通过回力收卷辊的复位性,便于将绳子收卷至回力收卷辊的外围,从而使绳子大部分都收放在收纳腔内,以免绳子过长而影响操作的情况发生,并且将T型对接块插入至凹形限位板内侧,再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结合挡板对T型对接块的限位,从而防止T型对接块与凹形限位板分离,便于将机体安装至手臂上进行使用,保证了机体携带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缚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形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对接块和凹形限位板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4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一体万能磨粉料筒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