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水电用河道垃圾截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72496.3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6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国瑛 |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7 | 代理人: | 段小丽 | 
| 地址: | 26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水电 河道 垃圾 截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利水电用河道垃圾截留装置,针对现有的装置结构简单,缺少调整机构而导致的拦截效果较差,操作过程操作繁琐不方便调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的顶部一侧向底端倾斜设置有引导槽,固定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叶轮,螺旋叶轮的顶部中心安装有驱动组件,螺旋叶轮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的内部底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叶片,滑动叶片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固定筒外壁远离引导槽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方便的对垃圾进行聚集,方便调整拦截长度、能通过水流自动的对垃圾进行运输收集排出河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水电用河道垃圾截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足迹的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这些垃圾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法被自然环境降解的垃圾污染着土壤和各个水域,而水中垃圾的污染能够随着水流漂向其他地方因此造成的污染范围较大,尤其是在一些河流的上游出现的垃圾往往会跟随着水流流向下游对下游的水域造成污染,因此对于上游河流流下来的垃圾的拦截打捞显得尤为的重要。
而现有的河道垃圾处理中,缺乏相应的垃圾拦截装置对河流上游的垃圾进行拦截和打捞处理,并且现有的一些垃圾拦截装置对于垃圾的拦截效果差,装置的拦截面积较为固定,在使用时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调整,并且拦截的垃圾还需要人工来进行收纳整理,使用十分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利水电用河道垃圾截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装置结构简单,缺少调整机构而导致的拦截效果较差,操作过程操作繁琐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水电用河道垃圾截留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的顶部一侧向底端倾斜设置有引导槽,固定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旋叶轮,螺旋叶轮的顶部中心安装有驱动组件,螺旋叶轮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的内部底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叶片,滑动叶片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固定筒外壁远离引导槽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固定板的顶部靠近移动板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固定板的底部呈竖直设置有传输带,固定筒的侧壁靠近传输带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杆和连接盘,且驱动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与主动杆的顶部相互连接,且主动杆的外壁中心处通过轴承与连接盘相互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与固定架的顶端侧壁相互固定连接,连接盘的外壁通过连接板与底板相互固定,主动杆的顶部外壁与螺旋叶轮的中心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向底部进行倾斜,且底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第顶部设置有磁铁块,底板靠近引导槽的一侧顶部通过弧形的连接板与固定筒的底部相互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的外壁环绕设置有多个叶片,且叶片内部底端均设置有与滑动叶片相互对应的滑动槽,滑动叶片的底部设置有滚动钢珠。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移动板相互滑动连接,且固定板靠近固定筒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转动马达,且转动马达的底部贯穿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外壁与传输带相互转动连接,传输带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孔。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轮,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轮,连接轮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螺栓,且传输带与连接轮和固定轮的底部外壁相互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国瑛,未经谢国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2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