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隐形矫正中关闭拔牙间隙和竖直磨牙的辅助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72282.6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1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万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善军 |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4 | 代理人: | 游先春 |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矫正 关闭 拔牙 间隙 竖直 磨牙 辅助 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隐形矫正中关闭拔牙间隙和竖直磨牙的辅助附件,所述附件为半圆体结构,附件的底面为弧形,附件的底部开设有多条凹槽,多条所述凹槽的上部开设有槽沟一、槽沟二和槽沟三。本实用新型附件的设计减少了矫治器的付数,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矫治时间,降低了矫治难度,减少了矫治复发的可能性,增强了患者的信心,提高了矫治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治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牙隐形矫正中关闭拔牙间隙和竖直磨牙的辅助附件。
背景技术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采用0.8毫米的透明膜片压制而成的可摘活动矫治器,因具有轻薄、透明美观、受力柔和等优点而倍受青睐。但在矫治过程中,该矫治器存在力量表达不够的缺点,对于矫治难度很大的病例来说,譬如对牙根的移动控制、牙齿整体移动、磨牙竖直、改变咬合平面等,就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于多根的磨牙及牙根粗大且长的尖牙,就需要更大的转矩力偶与更强且持续的力量来控制其发生整体的移动。
在常见的隐形矫正拔牙病例需要关闭间隙时,间隙两侧的牙齿很难整体移动,会出现牙冠向拔牙间隙倾倒的现象,针对该情形,传统的隐形矫治一般会在两侧牙齿颊面粘上用树脂制作的附件,以在牙齿上形成一对转矩力来促进牙根移动;或者在间隙两侧的牙上粘接长拉钩,在更接近牙齿旋转中心的位置提供力源,用不同直径与力量的橡皮圈对拉,来促使牙齿整体移动;但上述传统的矫治方法所提供的力量表达与控制仍不够,导致矫治器的付数增多,矫治时间延长,进而影响矫治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牙隐形矫正中关闭拔牙间隙和竖直磨牙的辅助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牙隐形矫正中关闭拔牙间隙和竖直磨牙的辅助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为半圆体结构,附件的底面为弧形,使用时,弧形底面的设计使得附件与牙表面粘接时更加吻合;所述附件的底部开设有多条凹槽,在凹槽中填充树脂后可将附件粘接在牙表面,多条凹槽的设计使得粘接更加牢固;多条所述凹槽的上部开设有槽沟一、槽沟二和槽沟三,其中槽沟二位于附件中部,槽沟一和槽沟三对称的设置在槽沟二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附件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拉钩,所述拉钩与附件为一次成型的整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拉钩的长度为2cm、4cm或5cm。
进一步地,所述拉钩的宽度为2.8mm,拉钩的设计相比于现有的拉钩,增加了宽度,可以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压力刺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解决了传统隐形矫治器对牙根控制力弱的缺点,尤其是传统方式对多根磨牙及牙根粗、大且长的尖牙控制力更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附件的设计减少了矫治器的付数,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矫治时间,降低了矫治难度,减少了矫治复发的可能性,增强了患者的信心,提高了矫治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附件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附件与镍钛丝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附件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附件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沟一,2、槽沟二,3、槽沟三,4、底面,5、凹槽,6、附件,7、拉钩,8、镍钛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善军,未经万善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2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接牢固的多节鱼竿
- 下一篇:一种电池恒阻放电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