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0247.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丁涛亮;杨胜龙;卢振;徐为;付成锋;冯天奇;张力;柴柏川;邬庆君;邱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抗压强度 试验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包括:设置有承压板的压力机本体,承压板上且靠近压力机本体的背面一侧设有第一抵紧块,第一抵紧块通过调节组件与外壳相连,承压板上且位于与压力机本体的背面相连的一侧设有第二抵紧块,第二抵紧块通过调节组件与外壳相连,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通过调节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的对中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组件将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推送至适当的位置上,之后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使得混凝土试件的相连的两个面分别与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相贴合,此时混凝土试件的中心与承压板的中心正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快速发展,工程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工程建筑的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自身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并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而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最为常用的抗压强度表示方式。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抗压试验需要将立体试件放置于压力试验机的操作平台的正中心进行试验,压力试验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的上下移动的压杆,压杆通过驱动电机沿机架上下移动,压杆下端连接有压块,机台上端面设置有承压板,承压板位于压板的正下方。使用时,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打开驱动电机使压杆向下移动,安装在压杆下端的压块将随着压杆一起向下移动,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挤压,以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重要指标。
在做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时,需要将混凝土试件安放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的承压板的中心。现有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肉眼来判断位置是否对中,混凝土试件一般设置为正方体且底端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承压板面积,肉眼来判断无法确保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的正中位置,其轴线无法与上压块对中,并且每次位置都不同,造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不精确,且存在波动。因此通过肉眼进行中心点对准比较困难,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对试验数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常规的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仅有两个面具备安全防护功能,背面和右面是敞开式,混凝土试件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破碎块极有可能高速飞溅出来,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中,通过肉眼进行中心点对准困难,存在较大误差,对试验数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的对中定位装置,包括:压力机本体,所述压力机本体上设置有承压板,所述压力机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壳,所述承压板上设有第一抵紧块和第二抵紧块,所述第一抵紧块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的背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抵紧块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背部移动,所述第二抵紧块通过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外壳的左侧或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带动所述第二抵紧块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外壳的左侧或右侧移动,所述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用于对混凝土试件的对中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放置混凝土试件前,首先通过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将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推送至适当的位置上,之后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承压板上,使得混凝土试件的相连的两个面分别与第一抵紧块、第二抵紧块相贴合,此时混凝土试件的中心与承压板的中心正对。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方便、准确无误的将混凝土试件与承压板的中心对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机本体四周设有外壳,实现了全面的安全防护,确保试块破碎块不会从任何一面飞溅出来造成人身和财物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02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