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68891.4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超;刘梦渝;王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碳国科环保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924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高***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空 分辨率 模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装置,包括底板和挡杆,所述底板的上方左侧固接有挡杆,所述底板的上方右侧安装有观察装置。该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装置,通过横板、负碳模型、挡板、弧形板和第一竖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底板的凹槽对横板起限位作用,通过挡板将横板抵紧固定,从而使横板上方的负碳模型更加稳定,通过第三竖板、横杆、把手、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使把手通过横杆带动主动斜齿轮进行转动,主动斜齿轮通过从动斜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通过长杆带动T形套筒移动,使T形套筒带动摄像设备移动,从而便提高了此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装置。
背景技术
负碳是一种以吸收转化二氧化碳为主要形态,使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的经济模式,它是在永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清洁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扼制温室气体排放,延缓气候变暖,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有时需要采用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进行观察,而现有技术中的负碳模型结构单一,不方便对其进行固定,同时也不方便对摄像设备的位置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而现有技术中的负碳模型结构单一,不方便对其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装置,包括底板和挡杆,所述底板的上方左侧固接有挡杆,所述底板的上方右侧安装有观察装置;
所述观察装置包括横板、负碳模型、挡板、弧形板和第一竖板;
所述横板的下方外壁与底板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横板的上方固接有负碳模型,所述横板的上方两侧紧密贴合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侧固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前端面下方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竖板。
优选的,所述挡杆的中间外壁套接有T形套筒,所述T形套筒的右侧固接有摄像设备,这样通过T形套筒可以带动摄像设备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二竖板、凹形板、转头、弹簧和弧形块;
左右所述第二竖板的外侧和下方分别与第一竖板和底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竖板的上方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凹形板,且凹形板的凹槽处内壁与弧形板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凹形板的上方固接有转头,所述转头的下方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块,上下所述弧形块分别与挡板和第二竖板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方左侧安装有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三竖板、横杆、把手、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
所述第三竖板的下方与底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三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把手和主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的内侧上方啮合连接有从动斜齿轮。
优选的,所述主动斜齿轮的内部固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下方与底板的内部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的上方外壁螺纹连接有长杆,且长杆的上方与T形套筒固定相连,这样螺纹杆通过长杆可以带动T形套筒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时空分辨率负碳模型装置,通过横板、负碳模型、挡板、弧形板和第一竖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底板的凹槽对横板起限位作用,通过挡板将横板抵紧固定,从而使横板上方的负碳模型更加稳定;
通过第二竖板、凹形板、转头、弹簧和弧形块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转头带动凹形板进行转动,凹形板通过弧形板带动挡板移动,从而方便了对此装置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碳国科环保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海南中碳国科环保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8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