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机壳卷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64111.9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4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塔夫·雅斯安;安廷华;王广忠;邓康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伊弗特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3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机壳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机壳卷圆模具,包括固定于上模座的上凹模、固定于下模座的下凹模,以及设置于上凹模与下凹模之间的浮动芯轴,所述下凹模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根压钉,所述压钉固定连接于下凹模中心面上,相邻两根所述压钉中心之间的间距与产品咬合处凸起宽度相同。通过设置压钉能够对咬合部位进行压痕精整保证咬合处符合脱扣力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机壳卷圆模具。
背景技术
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
生产机壳的级进模,由于有的产品底部非直线形状,而是设有凸起与凹槽匹配咬合,而且生产时要求有咬合部位承受200牛脱扣力,这种产品比普通卷圆模具工艺复杂,凹槽与凸起的配合很容易造成内孔尺寸不稳定,一般在产品完成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工艺进行咬合部位的间隙调整,增加了生产工序,不能一次性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机壳卷圆模具,能够对咬合部位进行压痕精整保证咬合处符合脱扣力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的机壳卷圆模具,包括固定于上模座的上凹模、固定于下模座的下凹模,以及设置于上凹模与下凹模之间的浮动芯轴,所述下凹模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根压钉,所述压钉固定连接于下凹模中心面上,相邻两根所述压钉中心之间的间距与产品咬合处凸起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压钉的中心面与下凹模中心面为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钉半径为产品咬合处凸起宽度1/6~1/2。
进一步地,所述下凹模底面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压钉过盈配合安装于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钉外表面与通孔内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Ra0.4
进一步地,所述压钉长度大于通孔深度所述压钉上顶面高出下凹模凹圆弧面0.1~0.2mm。
进一步地,所述压钉使用skh-9材料,热处理硬度60HRC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级进模增加了压痕精整工步,这样在产品卷圆完成后冲压截断前的增加了这道工步,通过在该工序的下凹模上设置压钉对卷圆边上的凸起与凹槽配合间隙处的压合,金属材料表面轻微有规则的压坑,促使压痕处原材料向配合间隙处流动,将两个结合面彻底压住,使产品符合脱扣力要求,无需后续工序,减少了废品率的发生,稳定了内孔尺寸,减轻了操作者和现场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凹模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下凹模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机壳位于下凹模上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机壳压接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如图1~5一种改进的机壳卷圆模具,包括固定于上模座的上凹模10、固定于下模座的下凹模20,以及设置于上凹模10与下凹模20之间的浮动芯轴30,位于截断工序前的所述下凹模20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根压钉201,所述压钉201固定连接于下凹模20中心面上,相邻两根所述压钉201中心之间的间距与产品咬合处凸起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伊弗特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伊弗特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4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焊接折叠防护门
- 下一篇:一种机壳卷圆模具上的浮动芯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