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起重小车移动的司机室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62190.X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9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项鑫;唐坤;刘征斌;李新凯;张云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B66C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 小车 移动 司机 | ||
一种随起重小车移动的司机室,所述起重小车在主梁的工字轨上移动,在主梁上设有维修步道和落地步梯,司机室吊装在起重小车的斜下方,司机室的视窗朝向吊钩升降的方向;在司机室与主梁之间设有直梯,直梯与维修步道连接;在起重小车上设有一对用于防侧倾的滚轮,一对滚轮分别位于主梁工字轨两侧的槽型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将司机室吊装在起重小车的斜下方,并随起重小车一起移动,无论起重小车移动到任何位置,司机都能与吊物保持一定的观察距离。司机的视野不再受视角、远近的限制,可以清晰地观察下方的起吊情况,有利于提高起吊精度和起吊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落地步梯、维修步道和直梯,使司机能够安全地进出司机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起重小车移动的司机室。
背景技术
目前,各起重机生产厂家均将司机室设计在起重机主梁的一端,该结构虽然能满足设备操作的基本需要,但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反映有如下几点不足:
1、对于大跨度的起重机,由于司机室固定在一端,造成司机的视野不好,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吊装精度不高、效率低下;
2、市场上也存在主梁轨道下移动式司机室,虽然解决了司机的视野问题,但是由于小车和司机室为分开控制,操作繁琐、影响效率,而且主梁下端需要安装轨道、电机等装置,影响其他机构的布置。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研发一种能够随起重小车移动的司机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起重小车移动的司机室,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随起重小车移动的司机室,所述起重小车在主梁的工字轨上移动,在主梁上设有维修步道和落地步梯,其特征是:所述司机室吊装在起重小车的斜下方,司机室的视窗朝向吊钩升降的方向;在司机室与主梁之间设有直梯,直梯与维修步道连接;在起重小车上设有一对用于防侧倾的滚轮,一对滚轮分别位于主梁工字轨两侧的槽型空间内。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司机室通过一对吊接件吊装在起重小车的斜下方;吊接件呈L型,包括横梁和竖梁,竖梁通过法兰与起重小车的底部连接,横梁与司机室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在竖梁与起重小车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斜撑梁。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维修步道设有护栏。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直梯设有笼形护栏。
进一步地改进技术方案,在起重小车上设有防侧倾挡边,防侧倾挡边位于主梁轨道的两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司机室吊装在起重小车的斜下方,并随起重小车一起移动,无论起重小车移动到任何位置,司机都能与吊物保持一定的观察距离。司机的视野不再受视角、远近的限制,可以清晰地观察下方的起吊情况,有利于提高起吊精度和起吊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落地步梯、维修步道和直梯,使司机能够安全地进出司机室,并能够防止司机室发生侧翻坠落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滚轮与工字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2、起重小车;3、吊接件;4、斜撑梁;5、司机室;6、直梯;7、维修步道;8、落地步梯;9、滚轮;10、工字轨;11、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2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吊点刚性导柱式翻转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多维度可调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