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蕴含分析组合魔方教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8087.8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董翠玲;余元聪;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G09B23/00;A63F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李森山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蕴含 分析 组合 魔方 教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蕴含分析组合魔方教具,包括一字模块(1)、十字模块(2)、直角模块(3),一字模块(1)主体由两个标准正方体(100)靠合为一体形成,其一端面外凸有榫头(10),另一端面内凹有卯槽(20),一侧面接有放置写有蕴含逻辑目标内容卡片的卡片支架(4),十字模块(2)主体由五个标准正方体(100)十字组合为一体形成,其一个十字端面内凹有卯槽(20),其余三个十字端面外凸有榫头(10),直角模块(3)主体由三个标准正方体(100)直角组合为一体形成,其一个直角端面外凸有榫头(10),另一个直角端面内凹有卯槽(20),榫头(10)与卯槽(20)适配,多个一字模块(1)之间或者多个一字模块(1)与十字模块(2)、直角模块(3)之间形成单链或多链蕴含逻辑目标链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可拓创新方法教学中的蕴含分析组合魔方教具。
背景技术
可拓学(英文名为extenics)是以广东工业大学的蔡文、杨春燕研究员等为首的中国学者创立的新学科。可拓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可拓论,特有的方法是可拓方法。可拓工程是可拓论和可拓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目前,已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管理、控制、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方法。2017年3月出版的《可拓创新方法》标志着可拓学的创新方法体系正式确立,许多学者和创新爱好者纷纷加入学习的队伍。2019年,可拓学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批准正式开始社会化推广。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学习这门学科。但是,由于可拓创新方法对学习者有一定的门槛要求,需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导致很多学习者长期徘徊在可拓学大门之外,无法得其门而入。因此如何借助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用具,以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容易掌握可拓创新方法中的一些工具成为新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形象直观的蕴含分析组合魔方教具,以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容易掌握可拓创新方法中的蕴含分析的逻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字模块、十字模块、直角模块,所述一字模块的主体由两个标准正方体靠合为一体形成,其一端面外凸有榫头,另一端面内凹有卯槽,一个侧面连接有用于放置写有蕴含逻辑目标内容卡片的卡片支架,所述十字模块的主体由五个所述标准正方体以十字组合为一体形成,其中一个十字端面内凹有所述卯槽,其余三个十字端面均外凸有所述榫头,所述直角模块的主体由三个所述标准正方体以直角组合为一体形成,其中一个直角端面外凸有所述榫头,另一个直角端面内凹有所述卯槽,所述榫头与所述卯槽的尺寸相适配,多个所述一字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榫头与所述卯槽依次首尾插接形成单链蕴含逻辑目标链模型,或者,多个所述一字模块与所述十字模块、所述直角模块相互之间通过所述榫头与所述卯槽插接形成多链蕴含逻辑目标链模型。
所述一字模块的主体上于所述卡片支架相对的侧面连接有磁片,用于与带有铁磁性的黑/白板连接固定。
所述一字模块的主体上连接所述卡片支架的侧面设有连接槽,所述卡片支架的背面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连接槽内,以使所述卡片支架与所述一字模块的主体连接固定。
所述卡片支架的中部设有透明显示窗,以显示放入所述卡片支架内的所述卡片上的蕴含逻辑目标内容。
所述一字模块、所述十字模块、所述直角模块的所述榫头内嵌有堵头磁块,用于与带有铁磁性的黑/白板连接固定。
所述榫头及所述卯槽的形状均为圆柱形。
所述一字模块、所述十字模块、所述直角模块均采用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8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环评用土壤分类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低人力的全自动化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