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壳压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6473.3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2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果;吴振坤;杨强;李娜娜;张敏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和欣盛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壳压合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壳压合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动模、气缸、定模和成型腔,所述动模的底端安装有降温组件,且降温组件的下方位于定模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动模的外壁位于动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板,且齿条板的下方位于气缸的外壁安装有振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组件、凹槽和受力块,有效解决了模具产生金属疲劳容易断裂的问题;通过设置齿条板和振动组件,进一步的提升了出模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壳压合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目前的一种上壳压合模具在使用时发现,由于长时间的压合作业,导致模具端面会产生金属疲劳,在加上高温的作业环境,及其容易导致模具破裂,从而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导致厂家生产成本增加;此外,成型腔中模具成型后,模具的外壁会与成型腔之间产生粘连,从而不便于模具的出料,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壳压合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壳压合模具,包括动模、气缸、定模和成型腔,所述动模的底端安装有降温组件,且降温组件的下方位于定模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动模的外壁位于动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板,且齿条板的下方位于气缸的外壁安装有振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模具的保护作用,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在出模时起到辅助作用,使得出模更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有与动模底端固定连接的气腔,且气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材质为橡胶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延伸至气腔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端连接有与动模底端固定安装的伸缩弹簧,所述气腔的底端安装有与气腔内部连通的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防止金属疲劳和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有与定模外壁通过单向轴承安装的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的端面通过链轮、链条传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壁设置有多组凸块,且转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振动块,且振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辅助出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有受力块,所述齿条板的齿壁与从动齿轮的轮齿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限位的效果,起到驱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腔的内壁安装有开口向气腔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进气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组件、凹槽和受力块,首先,动模会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降温组件会插入凹槽中,随后动模与定模进行压合作业,在降温组件插入凹槽的过程中,固定块会受到受力块的限位,进而使得活塞在固定块的作用下在气腔内部向上移动并且固定块会挤压伸缩弹簧,进而形成负压区,此时外界空气会经过单向阀进入气腔,在压合作业的同时气腔进行进气,当气缸带动动模向上移动后,伸缩弹簧复位会推动固定块向下移动,因此固定块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挤压气体,使得气腔中的气体流至喷头喷出至定模的端面,实现对定模的降温,防止金属疲劳的产生,有效解决了模具产生金属疲劳容易断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和欣盛电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和欣盛电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6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