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可绕式软性排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6434.3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杨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新韩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2;H01R13/627;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可绕式 软性 排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绕式软性排线,涉及软性排线技术领域,包括软性排线和连接器,所述软性排线的两端插接有两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内部两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器的内部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U形压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和抵接板将软性排线固定安装在连接器的内部,并在抵接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增加了顶板对抵接板的受力点,从而使低接板受力均匀,进而提高了对将软性排线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了将软性排线在连接器内部的稳定性,防止将软性排线出现滑动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保证了信号的传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性排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可绕式软性排线。
背景技术
软性排线即Flexible Flat Cable(FFC)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普通的规格有0.5mm、0.8mm、1.0mm、1.25mm、1.27mm、1.5mm、2.0mm、2.54mm等各种间距柔性电缆线,如今广泛应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传真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在现代电器设备中,几乎无处在。
现有的排线在使用都是直接插入到连接器上的,在久用后或者当排线收到拉力时容易出现滑动,从而使排线脱离连接器,进而导致在使用时会发生接触不良现象,影响信号的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可绕式软性排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排线在使用都是直接插入到连接器上的,在久用后或者当排线收到拉力时容易出现滑动,从而使排线脱离连接器,进而导致在使用时会发生接触不良现象,影响信号的传递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可绕式软性排线,包括软性排线和连接器,所述软性排线的两端插接有两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内部两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软性排线的一端贯穿连接器并延伸至连接器的内部,且延伸至连接器内部的底端表面与支撑板相抵接,所述连接器顶端表面开设有U形孔,所述连接器的内部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U形压板,且所述U形压板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底端表面与的顶端表面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的两侧和U形压板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贯穿连接器和U 形压板与固定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的内部位于转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U形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U形孔和U形压板的尺寸相匹配,所述U形压板的一端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在连接器一端顶部,且所述U形压板通过转动轴嵌入在U形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立柱等距设置在顶板和抵接板之间,且所述顶板和抵接板通过多个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性排线通过抵接板和支撑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器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可绕式软性排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和抵接板将软性排线固定安装在连接器的内部,并在抵接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增加了顶板对抵接板的受力点,从而使低接板受力均匀,进而提高了对将软性排线的固定效果,进而提高了将软性排线在连接器内部的稳定性,防止将软性排线出现滑动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保证了信号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新韩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新韩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6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反应釜用散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冲泡型即食食品用餐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