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齿轮轴类零件电镀的防护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55801.8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3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曲军;孙境尧;孙中尧;师玉英;张胜宝;刘星岑;郭利雄;杨婷婷;赵连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孟庆浩 |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轴 零件 电镀 防护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齿轮轴类零件电镀的防护工装。所述直齿轮轴类零件的直齿部外径为50mm‑150mm,轴部外径尺寸为10mm‑30mm;防护工装选用蓝色硅橡胶制造,该材料耐酸碱,且具有一定弹性及柔韧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及拆卸方便,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密封效果好,防护位置准确度高,避免溶液渗露现象出现,大大提升防护效果及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齿轮轴类零件电镀的防护工装。
背景技术
直齿轮轴类零件,具有直齿部和轴部,需要进行局部电镀,齿部表面及轴部局部需进行防护,常规防护方式需耗费大量人力及铅胶带,且出错率高,溶液渗露严重,需反复修整,质量隐患极大,产品生产效率及合格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齿轮轴类零件电镀的防护工装,通过防护工装对零件需防护部位齿部及部分外径进行防护,降低人工及铅胶带成本,避免溶液渗露现象出现,提升防护效果及产品质量。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齿轮轴类零件电镀的防护工装,所述防护工装用于防护零件的直齿部和轴部,所述防护工装内部结构与零件需防护区域水平方向尺寸一致,所述防护工装为耐酸碱的蓝色硅橡胶,所述防护工装厚度为3mm~5mm。
所述直齿轮轴类零件的直齿部外径为50mm-150mm;所述直齿轮轴类零件的轴部外径尺寸为10mm-30mm。
所述直齿部位的防护工装两侧内部呈40°角,外部呈64°角,用于夹紧直齿需防护部位。
优选地,所述直齿部位的防护工装两侧尾端厚度为3mm,尾端到上端逐渐增大,上端为圆弧形,其厚度为5mm。用于增加硅胶套两侧夹紧的力。
优选地,所述直齿部位的防护工装在垂直方向上较直齿外径尺寸小10mm,用于增加防护工装与零件贴合的紧度。
优选地,所述轴部的防护工装在垂直方向上外径部位尺寸较轴部外径尺寸小5mm,用于增加防护工装与零件贴合的紧度。
优选地,所述轴部的防护工装两边缘部位呈45°角,用于夹紧外径需防护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齿轮轴类零件电镀的防护工装,通过上述防护工装的设计制造,可以大大简化防护工步的安装及拆卸,使常规防护方式所使用的塑料布及铅胶带的耗费量降至0,溶液无渗露现象发生,大幅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返工率由90%降至10%,且该防护工装可循环反复使用,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直齿轮轴类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直齿部位防护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轴部局部外径防护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护工装与零件组合防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5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单片式皮壳礼盒
- 下一篇:一种快换式航空齿轮磨齿夹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