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绕管用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4408.7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涛;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80 | 分类号: | B29C53/80;B29C33/4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樊凤竹 |
地址: | 071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管用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管用脱模装置,包括滑轨、固定组件、滑车、支撑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其中,固定组件设置在两个滑轨的一端,用于供模具一端的套环套接。滑车拖动缠绕管朝向远离固定组件方向移动,以使缠绕管与模具脱离。支撑组件用于在滑车远离固定组件滑动后,相对滑车朝向固定组件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且在此过程中向上升起,并与模具的外壁面滚动抵接,以托起模具;支撑组件托起模具后,随着滑车同步朝向远离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驱动组件驱动滑车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缠绕管用脱模装置有效的防止以往的模具另一端下坠且与支撑结构的冲击情况发生,脱模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管用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缠绕管是目前市政工程中较常用的管材,一般用作排水管和排污管,与传统的混凝土管道和金属管道相比具有低成本抗腐蚀等优点。缠绕管的制作通常采用模具,挤出机挤出的型材单体通过模具,随着模具的转动进行螺旋缠绕,以形成缠绕管。当缠绕管冷却成型后,通常要通过脱模装置将缠绕管中的模具抽出。对于脱模装置,通常是在模具被固定后,即模具一端的拉环套设在脱膜装置的限位柱上后,随着脱模车带动缠绕管向后滑动,以完成脱模工作。
现有技术中,滑车带动缠绕管一同滑动,当缠绕管与模具脱离后,为了防止模具的另一端受重力作用下坠,会在滑车的下方设置支撑件,以对模具的另一端进行支撑。但是,因为支撑件通常设置在滑车的下方,为防止其与滑车发生干涉,仅会在滑车带着缠绕管脱离模具的一瞬间开始上升,以支撑模具,而在此同时模具的端部已经开始下坠,所以在二者接触时,会有一定的冲击作用,长时间使用后,无论是脱模装置还是模具均会出现一定的损伤,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缠绕管用脱模装置,旨在能够解决现有的脱模装置因支撑件无法实时适应模具的脱离而导致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缠绕管用脱模装置,包括:
滑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平行且间隔设置;
固定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的一端,用于供模具一端的套环套接;
滑车,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车顶部设有用于供缠绕管及模具搭设的承载平台,所述滑车拖动缠绕管朝向远离所述固定组件方向移动,以使缠绕管与模具脱离;
支撑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滑车靠近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下方,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在所述滑车远离所述固定组件滑动后,相对所述滑车朝向所述固定组件方向移动,且向上升起,并与模具的外壁面滚动抵接,以托起模具;所述支撑组件托起模具后,随着所述滑车同步朝向远离所述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以及
驱动组件,固设在所述滑车上,且与两个所述滑轨动力连接,以驱动所述滑车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滑座,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上;
第一伸缩结构,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伸缩结构均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且沿着两个所述滑轨的间隔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的固定端固设在所述滑座上;
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托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所述托辊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用于托起模具,并与模具滚动抵接;
第二伸缩结构,沿着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固定端固设在所述滑车上,所述第二伸缩结构的伸缩端与所述滑座相连接,用于在所述滑车远离所述固定组件滑动后,驱动所述滑座向着所述固定组件方向滑动。
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举例说明,所述第一伸缩结构与所述第二伸缩结构均为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4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道闸杆
- 下一篇:应用于沉井中的顶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