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子体以及升降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40357.2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4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泉幸治;户山雄司;弗里茨·弗伦克勒;河边旬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谷川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6C1/18 | 分类号: | E06C1/18;E06C7/08;E06C7/42;A47C12/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梯子 以及 升降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不增加部件数量且不使用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地增大端部件相对于支柱的固定强度的梯子体以及升降工具。梯凳(1)具备两根支柱(3、3)、架设在两根支柱(3、3)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踏台(4)以及设置于各个支柱(3)的下端部的端部构件(8),支柱(3)具备背板(31)以及相互对置且与背板(31)相邻的两张侧板(32、32),架设于支柱(3)的最下部的踏台(4D)被在各个支柱(3)的背板(31)固定的加强构件(9)从下方支承,加强构件(9)的下固定部(93)配置为接近支柱(3)的下端部,端部构件(8)在内部插入有支柱(3)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固定于加强构件(9)的下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端部构件的梯子体以及具备该梯子体的升降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用于梯凳、脚手架台等升降工具的梯子体中,使用在梯子体的支柱的下端部设置作为接地件的端部构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不使用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地将端部构件相对于梯凳的支柱固定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026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梯凳中,相对于支柱直接安装端部构件,因此无法增大端部构件的固定强度。另一方面,另外设置用于对端部构件进行固定的构件的结构会由于部件数量以及工时的增加而导致成本变大,因此难以采用。
本实用新型鉴于以上的情况而提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不增加部件数量且不使用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地增大端部构件相对于支柱的固定强度的梯子体以及升降工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体具备两根支柱、架设在所述两根支柱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踏台以及设置于各个所述支柱的下端部的端部构件,所述支柱具备背板以及相互对置且与所述背板相邻的两张侧板,架设于所述支柱的最下部的所述踏台被在各个所述支柱的所述背板固定的加强构件从下方支承,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配置为接近所述支柱的下端部,所述端部构件在内部插入有所述支柱的下端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体中,优选的是,所述端部构件在内部插入有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体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形成有卡合部,在所述端部构件形成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从而所述端部构件固定于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体中,优选的是,所述卡合部是向与所述背板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卡合突起,所述被卡合部是在所述端部构件的将所述背板的内侧面覆盖的内侧壁开设的被卡合孔。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体中,优选的是,所述被卡合孔形成为贯通所述端部构件的所述内侧壁,所述卡合突起的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内侧壁的表面位于同一面上、或者位于从所述内侧壁的表面突出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体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加强构件的下端部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有相对于向所述端部构件插入的方向倾斜的插入面。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梯子体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构件的下部被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背板,所述端部构件在固定于所述加强构件时覆盖所述固定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工具具备至少一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梯子体。
实用新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谷川工业株式会社,未经长谷川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403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水烟罩的油烟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易天线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