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手机显示模组ESD的背光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38536.2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魏玲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温德昌 |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手机 显示 模组 esd 背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手机显示模组ESD的背光模组,其包括背光铁架和弯折到背光铁架背面的FPC,所述背光铁架的背面与所述FPC通过导电双面胶粘接固定,所述FPC的粘贴面设置有漏铜位,所述导电双面胶包括可导电的导电区和不可导电的非导电区,所述导电区的位置与所述FPC的漏铜位相对应,所述导电双面胶除导电区外的区域为非导电区。使得背光铁架与FPC通过导电双面胶固定后,仅有FPC的漏铜位可通过导电区与背光铁架导通,FPC的非漏铜位区域均与非导电区粘贴,以防止FPC的其他线路仍可通过导电双面胶与背光铁架导通,静电只能通过背光铁架传导到FPC接地释放,无法串扰到FPC的其他线路,提升了单体抗ESD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善手机显示模组ESD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机显示模组基本都是Incell结构,且背光带铁架,为了提升手机的TP触控性能和射频性能,都会在模组FPC背面贴导电双面胶,保证FPC弯折后与背光铁架紧密贴合在一起,同时保证FPC与铁架有效地电连接。这样虽然对整机性能有提升,但是也对显示模组单体ESD增加了风险,容易导致显示模组出现单体ESD问题。导电双面胶与FPC贴附后,漏铜位可以通过FPC接地释放,但是在非漏铜位,由于FPC的其他线路仍可通过导电双面胶与背光铁架导通,静电容易随机串扰到显示屏走线或背光走线,从而导致出现花屏和背光LED损坏等异常情况,给显示模组单体增加了ESD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改善手机显示模组ESD的背光模组,由于导电双面胶包括可导电的导电区和不可导电的非导电区,导电区的位置与FPC的漏铜位相对应,导电双面胶除导电区外的区域为非导电区,使得背光铁架与FPC通过导电双面胶固定后,仅有FPC的漏铜位可通过导电区与背光铁架导通,FPC的非漏铜位区域均与非导电区粘贴,以防止FPC的其他线路仍可通过导电双面胶与背光铁架导通,静电只能通过背光铁架传导到FPC接地释放,无法串扰到FPC的其他线路,提升了单体抗ESD性能,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手机显示模组ESD的背光模组,其包括背光铁架和弯折到背光铁架背面的FPC,所述背光铁架的背面与所述FPC通过导电双面胶粘接固定,所述FPC的粘贴面设置有漏铜位,所述导电双面胶包括可导电的导电区和不可导电的非导电区,所述导电区的位置与所述FPC的漏铜位相对应,所述导电双面胶除导电区外的区域为非导电区。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铁架包括底板和由所述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设置有TVS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侧壁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块。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块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块于相邻所述凸块之间设有减震孔。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凸块一侧的所述减震孔的内壁上均设有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为弹簧或两个同极相对的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双面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顺序设置的弱粘性胶水层、基材层和强粘性胶水层,所述弱粘性胶水层与所述FPC贴合,所述强粘性胶水层与所述背光铁架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设置有PET防呆层,所述强粘性胶水层设置于所述PET防呆层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强粘性胶水层与所述弱粘性胶水层的初粘力比值为2:1至50:1。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8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