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卧式泵安装用减震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36060.9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96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良云;达云平;冯军;肖波;景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三台力达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62;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21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卧式 减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卧式泵安装用减震座,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四个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前后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螺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板、螺纹槽、螺杆和定位板,使得使用时,将需要安装的卧式泵放置于安装板顶端,通过握住旋钮旋转,此时螺杆旋转并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带动定位板相互靠近,直至定位板内侧与卧式泵外侧贴合,此时两个定位板将卧式泵夹持于安装板顶端,进而完成固定,安装方式简单便捷,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卧式泵安装用减震座。
背景技术
卧式泵一般称为离心泵,离心泵就是根据离心力原理设计的,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
在卧式泵使用时,需要搭配减震座对其进行减震,目前的减震座与卧式泵之间大多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安装拆卸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较为不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安装的卧式泵安装用减震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卧式泵安装用减震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卧式泵使用时,需要搭配减震座对其进行减震,目前的减震座与卧式泵之间大多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安装拆卸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卧式泵安装用减震座,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四个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前后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皆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定位板,所述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内侧的底座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皆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皆与安装板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底座顶端的前后两侧和左右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引流板,且引流板的形状皆为三角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皆开设有一组限位槽,且每组限位槽的数量皆为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皆与定位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一组橡胶垫,且每组所述橡胶垫的数量皆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旋钮上皆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固定板、螺纹槽、螺杆和定位板,使得使用时,将需要安装的卧式泵放置于安装板顶端,通过握住旋钮旋转,此时螺杆旋转并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带动定位板相互靠近,直至定位板内侧与卧式泵外侧贴合,此时两个定位板将卧式泵夹持于安装板顶端,进而完成固定,安装方式简单便捷,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有导流孔和引流板,使得增加了安装板上固定的卧式泵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底座上的引流板可将水平吹来的风引导成向上吹动的风,便于对安装板上固定的卧式泵进行吹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三台力达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三台力达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6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