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35614.3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广东海门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 地址: | 515132 广东省汕头市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温湿度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属于温湿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下位机控制器和上位机监控系统,下位机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LCD显示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报警模块和备用控制接口连接,下位机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和扩展通用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节省能源的模糊控制算法,结合AT89S51单片机技术研制了一种稳定性高、成本低的温、湿度智能控制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及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温、湿度控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于农产品种子来说,对环境温度与湿度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人们通常使用温度计、湿度计来测量的温度和湿度,通过人工加热、加湿、通风和降温等方法来控制温、湿度,这种方法不但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由于温、湿度变化规律性不强,被检测对象的温、湿度具有非线性、热惯性、时变性等特点,较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下位机控制器和上位机监控系统,下位机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LCD显示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报警模块和备用控制接口连接,下位机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和扩展通用接口连接;
所述下位机控制器与RS485通信模块连接,RS485通信模块接在上位机监控系统上。
进一步地,温度检测模块中的DS18B20芯片的DQ引脚并联DS18B20 传感器与电阻R1接在下位机控制器1上,将多个DS18B20并连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温度检测,其测温范围为-55~+125,固有测温分辨率为0.5,工作电源为DC3~5V,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的方式串行传送。
进一步地,SHIT1芯片进行线性补偿和温度补偿后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湿度值。由于相对湿度数字输出特性呈一定的非线性,因此为了补偿湿度传感器的非线性,可按下式修正湿度值:
式中:RHlinear为经过线性补偿后的湿度值;SORH为相对湿度测量值;C1, C2,C3为线性补偿系数;
所以对线性补偿后的湿度值进行温度补偿很有必要,补偿公式如下:
RHtrue=(T-25)×(t1+t2×SORH)+RHlinear
式中:RHtrue为经过线性补偿和温度补偿后的湿度值;T为测试湿度值时的温度,t1和t2为温度补偿系数。
进一步地,湿度检测模块的SHIT1芯片的引脚1与电容C1一端共接地,电容C1另一端与SHIT1芯片的引脚4接电阻R2和+5V电压的并联接口,电阻R2的另一端接SHIT1芯片引脚2和端口P1.1的并联接口,SHIT1芯片引脚3接端口P1.2的并联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采用节省能源的模糊控制算法,结合AT89S51单片机技术研制了一种稳定性高、成本低的温、湿度智能控制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及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广东海门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广东海门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5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监测盾构机盾尾压力平衡的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