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35589.9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3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彪;李芝棚;兰钢;赵子祥;张军;夏阳;方杰;罗园;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3/02;F24F13/22;G08B21/20;F04D29/52;B01D29/00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邓丹丹 |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空调 冷凝 水循环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涉及空调冷凝水回收技术领域,它包括安装在行车驾驶室外的水箱和连接于水箱上的进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水箱内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水箱顶部安装有盖体,盖体上开设有出雾口和风口,盖体于风口处安装有小型轴流风机,出雾口连接有排雾管,排雾管的上端连接有出雾管,出雾管的一端口通入行车驾驶室内,另一端口位于行车驾驶室外,出雾管上靠近两个端口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出雾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行车空调冷能水回收排放不合理,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凝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高温恶劣环境且空调冷凝水不便直接外排的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行车在高温恶劣的环境中使用,行车空调每天24小时运行,每台空调所产生的冷凝水量多达15L。行车空调冷凝水的如果直接外排会有以下后果:1.空调冷凝水直接滴落或溅湿到产品表面,会导致产品腐蚀生锈,影响产品质量;2.滴落到安全走道,导致地面湿滑或积水,存在人员滑倒的隐患,也不利于现场环境管理;3.滴落到设备上,加速设备老化,缩短使用寿命。为避免上述不良后果,长期以来,行车空调冷凝水的排放,采用集水箱先收集起来,冷凝水从排水管中流入集水箱,水满时,行车工把行车开往排水区域,再手动打开排水阀将集水箱的水手动放空。此类行车空调冷凝水处理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水箱水满时,如果行车工忙于作业未及时排空水箱,水会产生溢出事故,水滴会滴到成品钢材表面造成锈蚀,滴到生产设备产生设备故障等严重后果;2.轧钢现场温度较高,空调满负荷运行,产生的冷凝水较多,行车作业中频繁把行车开去排水,严重影响生产作业效率;3.水箱采用手动排水方式,增加行车工的劳动强度,浪费许多非正常作业时间;4.现场环境高温且粉尘多,空调接水盘及排水阀容易生锈造成滴漏以及水质被铁锈雾染;5.炉后行车驾驶室两台专用空调工作室温最高时达50℃,湿度低于30%RH,工作环境恶劣,员工容易出现烦躁情绪,不利于员工身体健康,不利于安全作业;6.手动排水时身体、头、手部位需伸出安全护栏外作业,产生安全隐患,容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车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解决现有行车空调冷能水回收排放不合理,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行车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安装在行车驾驶室外的水箱和连接于所述水箱上的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所述水箱内的底部设置有雾化器,所述水箱顶部安装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出雾口和风口,所述盖体于风口处安装有小型轴流风机,所述出雾口连接有排雾管,所述排雾管的上端连接有出雾管,所述出雾管的一端口通入所述行车驾驶室内,另一端口位于所述行车驾驶室外,所述出雾管上靠近两个端口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出雾阀。
上述行车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水箱内设置有连接所述进水管的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连接有位于所述风口下方的风机安装座,所述风机安装座包括三块挡板和一块安装板,其中两块所述挡板相互垂直连接并垂直连接于所述盖体之上,所述安装板、另一所述挡板分别水平连接于两块所述挡板的中部、底部,所述小型轴流风机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开设有与所述小型轴流风机连通的通孔,各所述挡板的靠近所述水箱的侧边与所述水箱的内壁具有通气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底部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相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行车驾驶室内安装有湿度感应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感应报警器设定的湿度报警值为65%RH。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是雾化量为4L/h的六头超声波雾化器。
进一步的,所述风口和所述出雾口的距离在10c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5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材冷床涡轮箱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试验检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