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35354.X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1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飚;陈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星际低空直升机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5/06 | 分类号: | B64C5/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 地址: | 311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直升机 尾部 垂直 稳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一体成型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与第一固定孔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垂尾,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技术领域。该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通过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弧形板、第二固定孔、固定螺栓、第一垂尾和第二垂尾的配合使用下,能够避免对尾桨的干扰,有效提升尾桨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直升机垂尾一般采用单垂尾设计,对尾桨干扰大且直升机飞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高速直升机是在武装直升机基础上采用新的机体和旋翼设计而成。常规直升机的最大巡航速度通常在300km/h左右,而定翼机的飞行速度可以很高,但需要机场跑道滑跑起落,且不能悬停和低速飞行。
现有的直升机尾部升力面主要包括水平安定面(简称平尾)和垂直安定面(简称垂尾),平尾能够改善直升机的迎角稳定性,垂尾可使尾桨支架流线化,降低直升机需用功率,现有的直升机垂尾一般采用单垂尾设计,对尾桨干扰大且直升机飞行稳定性较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直升机垂尾一般采用单垂尾设计,对尾桨干扰大且直升机飞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尾上的尾桨,所述机尾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机尾上设置有稳定机构。
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一体成型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与第一固定孔的内部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垂尾,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垂尾。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垂尾和第二垂尾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
优选的,所述插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插板的外表面与固定槽的内部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固定孔沿着机尾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凹面与机尾的外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垂尾和第二垂尾的尺寸相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通过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弧形板、第二固定孔、固定螺栓、第一垂尾和第二垂尾的配合使用下,能够避免对尾桨的干扰,有效提升尾桨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直升机垂尾一般采用单垂尾设计,对尾桨干扰大且直升机飞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该高速直升机的尾部垂直稳定结构,通过在固定槽和插板的配合使用下,在对垂尾生产的时候,方便对其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弧形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垂尾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尾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星际低空直升机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星际低空直升机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5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直升机的三叶尾桨桨鼓结构
- 下一篇:窑车进出用智能化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