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吊篮秋千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32895.7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鲁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利兴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G9/00 | 分类号: | A63G9/00;B02C4/12;B02C4/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万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吊篮 秋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吊篮秋千,包括秋千支架;所述的秋千支架上设置旋转轴套;秋千本体通过刚性连接杆与旋转轴套相接,所述的秋千支架底部开设有基坑;所述的基坑正对所述的秋千本体;所述的秋千本体底部设置有碾轮组件;所述的碾轮组件一侧与秋千本体底部铰接,另一侧与秋千底部弹性连接。在荡秋千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相关的农业劳作,无需手部发力推动磨子,大大降低体能强度;合理利用秋千重力势能对上述农产品进行研磨,只需退部发力,间隙的推动秋千即可,劳动强度非常低,适用面广,增强农业劳作趣味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秋千,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吊篮秋千,属于户外休闲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秋千摆动幅度较大,如果是在城市内,通常只会在公共空间使用,而屋内无法摆放和使用;但是在农村,尤其是农村平房,含有较大的院落可以安置秋千,故本方案主要针对的使用环境为农村;在农村视季节的不同,通常会对各类谷物、种子等物质进行碾磨,一般都采用手工的方式推动磨子进行研磨;这种方式对于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小孩而言体力要求较高;而结合秋千这种运动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动能,所能对其合理利用,则可以轻松的进行碾磨。因此,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吊篮秋千,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高效,合理利用动能,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吊篮秋千,包括秋千支架;所述的秋千支架上设置旋转轴套;秋千本体通过刚性连接杆与旋转轴套相接,所述的秋千支架底部开设有基坑;所述的基坑正对所述的秋千本体;所述的秋千本体底部设置有碾轮组件;所述的碾轮组件一侧与秋千本体底部铰接,另一侧与秋千底部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秋千本体底部呈弧面设置;所述碾轮组件包括碾轮和转动连接杆;所述的秋千本体的最底端与碾轮接触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连接杆沿切线方向与所述的碾轮分布;所述转动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与秋千本体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连接杆与秋千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转动连接杆的端部与碾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轴杆;所述的轴杆与转动连接杆垂直分布;所述的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杆的下端部。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的弹性连接件设置于转动连接杆相对轴杆的另一侧;所述的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秋千本体相接。
优选的,所述基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倾斜滑道;所述基坑的前侧设置有助推块。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农村院坝环境当中,当需要对谷物、种子、辣椒等坚硬颗粒进行研磨时,可结合秋千运动项目,在荡秋千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相关的农业劳作,无需手部发力推动磨子,大大降低体能强度;合理利用秋千重力势能对上述农产品进行研磨,只需退部发力,间隙的推动秋千即可,劳动强度非常低,适用面广,增强农业劳作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碾轮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秋千支架,2为秋千本体,3为刚性连接杆,4为基坑,4.1为倾斜滑道,5为碾轮,6为转动连接杆,6.1为轴杆,7为弹性件,8为助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利兴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利兴游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28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