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侧板液冷集成系统及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26570.8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0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钱月;张伟;黄文雪;童邦;张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50/204;H01M50/258;H01M50/289;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郑浩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侧板液冷 集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侧板液冷集成系统及电池模组,包括前端板、后端板、两个侧板、上盖、下板、多个电芯,多个电芯设置在前端板、后端板、两个侧板、上盖、下板形成的空间内,至少一个侧板内部开设有多个液冷流道,液冷流道与液冷源连通,将液冷板与侧板集成,减少了电池模组内部单独设置液冷板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前端板两侧设置流道,与液冷流道连通,代替液冷板前端的进出水口,保证液冷板了使用效果,缩短了模组长度方向占用的空间。前端板、后端板的内侧设置凹槽,多个电芯堆叠后的两端设置在凹槽内,实现了电芯的定位,同时减少了前端板、后端板的用料,减轻了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池模组侧板液冷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现代工业发展促使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改变当前汽车能源的消耗方式,减少汽车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清洁能源取而代之。新能源汽车以可再生资源二次产生的电能作为动力源,同时减轻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迅速扩张其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新能源车仍面临续航里程短等关键问题,因此对动力电池包能量密度的需求逐步增加,对电池包内部集成度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同时,动力电池对充放工作电温度要求高,其冷却方式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目前液冷是新能源车行业内普遍使用较多的一种电池冷却方式,即在电池包内部单独设置液冷板,液冷板散热效果好但重量占比大且对空间有一定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保证液冷系统散热效果的同时减少电池包重量、提高空间利用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电池模组侧板液冷集成系统,包括前端板(11)、后端板(12)、两个侧板(13),至少一个所述侧板(13)内部开设有液冷流道(131),所述液冷流道(131)与液冷源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至少一个所述侧板(13)与前端板(11) 或后端板(12)通过插件(111)、插槽(134)定位配合。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槽(134)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侧板(13)端部,所述插件(111)设置在前端板(11)或后端板(12)的至少一端。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冷流道(131)包括流道入口(132)、流道出口(133);
所述流道入口(132)、流道出口(133)均位于侧板(13)与一个端板的安装面上;或者所述流道入口(132)、流道出口(133)分别位于前端板(11)、后端板(12)与侧板(13)的安装面上;
进水口(113)与所述流道入口(132)设置在同一端板上,出水口(114) 与流道出口(133)设置在同一端板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端板(11)、后端板(12)的四周均向内部延伸有凸缘,两个所述侧板(13)与凸缘共面。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在凸缘的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所述流道入口(132)、流道出口(133)位置和数量对应的管道(112);
所述管道(112)与进水通道(115)、出水通道(116)连通,所述进水通道(115)、出水通道(116)分别通过进水口(113)、出水口(114) 与液冷源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端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与进水口 (113)、出水口(114)连通的进水嘴(117)、出水嘴(118)。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板液冷集成的电池模组,还包括上盖(14)、下板(15)、电芯(2);所述多个电芯 (2)之间、电芯(2)与上盖(14)、下板(15)之间设置泡棉(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6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馈线锁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公路地形的公路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