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23968.6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炳辉;付文星;单士军;郑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晞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魏思凡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组件(100),包括:红外发射膜(11);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膜(11)电连接的电极(12);分别与所述电极(12)连接的外接导线(13);其中,所述红外发射膜(11)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为1μm~200μm,且所述红外发射膜(11)的加热温度为30℃~60℃。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除了儿童参与者有轻度和耐受性良好的烧灼感外,没有观察到其他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组件,尤其是用于治疗皮肤疣的红外组件。
背景技术
皮肤病是有关皮肤的疾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传染性强、治疗时间长等特点。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皮肤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据报道,皮肤病将是21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致残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一种疾病。数据显示, 2018年全国皮肤病药物市场规模达167.31亿元,同比增长4.3%。据《中国皮肤病药物市场评估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8版)》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4.2亿左右人患有皮肤病,其中我国约有1.5亿患者。
得皮肤病的人越来越多,对症治疗越来越受重视。比如,皮肤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 i l l oma vi rus,HPV)感染,人群的平均患病率为3-13%,儿童尤高。可因局部不适、运动受限等而使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临床常用处置方法有冷冻、电烧灼术、激光手术以及外用水杨酸等等,但效果和副作用高低不等。一般来说,治愈率均不超过50%。顽固性疣病例对患者本人、皮肤科医生以及内科医生均存在美容问题、治疗抵抗和频繁复发的难题,因而极具挑战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组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红外组件,其包括:
红外发射膜;
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膜电连接的电极;
分别与所述电极连接的外接导线;
其中,所述红外发射膜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为1μm~200μm,且所述红外发射膜的加热温度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除了儿童参与者诉有轻度和耐受性良好的烧灼感外,没有观察到其他副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治疗装置,能量利用率高,红外辐射比例高;设备轻便、易携;柔软可弯曲,适用于不同患处部位和不同患处大小;可贴合于患处进行治疗,使红外辐射尽可能作用于患处而避免衰减(红外辐射在空气中会逐渐衰减)。最后,本实用新型可通过APP的控制,可方便、精准地控制治疗温度、时间、记录患者使用时间段,同时可上传患处图片,方便医生跟踪整个治疗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皮肤疣的红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皮肤疣的红外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皮肤疣的红外组件的释放的远红外线图谱。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皮肤疣的红外装置中外接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皮肤疣的红外组件覆盖在手指疣上的通电贴片照片,d.通过温度记录仪对应的红外图像。
图6是有代表性的顽固性疣患者3个月内治疗进展和结果的照片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晞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晞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3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