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臭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17382.9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5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肖书全;陈述声;刘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书全;陈述声;刘小梅 |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2;B01D53/66;A61H33/1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5 | 代理人: | 谷萍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装置 | ||
1.一种除臭氧装置,用于将臭氧治疗系统排出的臭氧转化为氧气,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外壳体、收容于所述外壳体内并具有反应空间的反应盒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并与所述反应空间连通的导入管组件、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并与所述出风口连接的驱动件,所述反应盒体内填充有消臭氧颗粒,经所述导入管组件吸入的臭氧依次经过所述反应盒体内的消臭氧颗粒净化为氧气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盖板,所述主体部包括与所述盖板相对设置的底板及自所述底板的周缘向靠近所述盖板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导入管组件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板均采用金属压铸工艺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盒体包括相互叠设的第一反应盒与第二反应盒、及夹设于所述第一反应盒与所述第二反应盒之间的分层隔板,所述分层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反应盒与所述第二反应盒内均填充有所述消臭氧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盒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框体部、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两端开口处的第一通气网,所述第二反应盒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二框体部、及固设于所述第二框体部的两端开口处的第二通气网,沿所述第一反应盒至所述第二反应盒的方向,所述第一通气网、所述第二通气网及所述贯穿孔正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盒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框体部外的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二反应盒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框体部外的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二密封套及所述分层隔板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主体部的侧壁的横截面形状完全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侧壁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的风道、开设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反应盒体一端的第一气孔、开设于所述风道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的第二气孔、及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无极调速马达,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反应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组件包括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套及插入所述固定套内的导入管,所述导入管的一端与所述臭氧治疗系统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导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空间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除臭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氧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外壳体的支撑移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书全;陈述声;刘小梅,未经肖书全;陈述声;刘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173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警示牌安装用的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顺槽皮带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