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离心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312781.6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科力化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J47/10;B01J47/14 |
| 代理公司: | 沈阳天之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8 | 代理人: | 高镛淇 |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树脂 离心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离心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架和盖板,所述固定架内侧左端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架右侧滑动连接有集水盒,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气泵、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吸水海绵,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通过电机带动卡杆驱动放置架转动,配合气泵把过滤的水通过导管压进集水盒内,然后配合吸水海绵对湿气的吸收,接着配合湿度传感器对固定架内湿度的检测,最后配合压力传感器对收集水重力的检测,在对装置进行使用时,使得水的分离过滤效果更好,提高了过滤的效率,且在完成过滤时,可以快速精准的对水的重量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离心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颗粒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称由分类名称、骨架名称、基本名称组成,孔隙结构分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凡具有物理孔结构的称大孔型树脂,在全名称前加大孔,分类属酸性的应在名称前加阳,分类属碱性的,在名称前加阴,如: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根据其基体的种类分为苯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树脂中化学活性基团的种类决定了树脂的主要性质和类别,首先区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两大类,它们可分别与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阳离子树脂又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类,阴离子树脂又分为强碱性和弱碱性两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其使用时的性能,一些辅助检测装置也越来越多,但是部分离子交换树脂离心过滤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对于水的过滤效果不是很好,过滤的效率较低,且在完成过滤时,不便于快速精准的对水的重量进行测量,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离心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离心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架和盖板,所述固定架内侧左端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架右侧滑动连接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固定架接触,所述集水盒顶端铰链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顶端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气泵,所述气泵左端连通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盖板连通,所述集水盒右端连通有导管,且导管的另一端与固定架连通,所述固定架左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固定架,所述限位杆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盖板左端螺旋连接有螺栓,且螺栓贯穿盖板,所述螺栓与固定架螺旋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主轴贯穿盖板,所述电机的主轴与盖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杆,且卡杆与放置架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侧底端左侧设有湿度传感器,且湿度传感器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盒内侧顶端设有吸水海绵,且吸水海绵与集水盒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盒底端连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内侧固定连接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气泵、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吸水海绵,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通过电机带动卡杆驱动放置架转动,配合气泵把过滤的水通过导管压进集水盒内,然后配合吸水海绵对湿气的吸收,接着配合湿度传感器对固定架内湿度的检测,最后配合压力传感器对收集水重力的检测,在对装置进行使用时,使得水的分离过滤效果更好,提高了过滤的效率,且在完成过滤时,可以快速精准的对水的重量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科力化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丹东科力化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12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