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启动的负压吸引气切套管配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11817.9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80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田亮;蒋圆艳;程瑞动;孙鹏;叶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王悦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启动 吸引 套管 配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启动的负压吸引气切套管配套装置,包括吸痰管和痰液储存瓶,所述吸痰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痰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痰头,所述吸痰头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吸痰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患者咳出痰液时,一部分痰液会经所述吸痰口进入到吸痰头的内部,此时所述液位传感器将会传递信号给控制器,使所述控制器打开负压吸引结构,使所述痰液储存瓶的内部形成负压环境,进而使所述吸痰头进行吸痰工作,极大的避免了痰液随呼吸重新回到气管内部的情况,避免了被污染的痰液又吸入到肺内的情况,能够便于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保证了对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启动的负压吸引气切套管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脑损伤、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常因合并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呼吸相关肌肉瘫痪等导致肺功能减退,误吸、咳嗽咳痰无力,引发和加重肺部感染,严重影响疾病预后,增加患者病死率,针对此类患者,常常需要给予气管切开并长期留置气管套管,当痰液在呼吸道内集聚而无法有效咳出体外时,护理工作者就需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对患者气道内的痰液及咳出至气管套管口的痰液进行负压吸引,帮助排痰。但此类肺部感染患者痰液较多,一方面频繁吸痰严重增加护理工作量,另一方面负压吸引装置不能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部分咳痰能力的患者,其可以将部分痰液咳出至气切口,如此时不及时清理咳出至气切口的痰液,该痰液又会随着呼吸吸入气道内,从而使得被污染的痰液又吸入到肺内,最终不利于患者肺部感染的控制,降低了治疗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可自动启动的负压吸引气切套管配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自动启动的负压吸引气切套管配套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自动启动的负压吸引气切套管配套装置,包括吸痰管和痰液储存瓶,所述吸痰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痰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痰头,所述吸痰头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吸痰口,所述吸痰头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吸痰头的内壁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痰液储存瓶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吸痰管远离吸痰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壳,所述第一收集壳的一侧开设有防回流槽和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收集壳,所述第二收集壳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收集槽。
可选的,所述痰液储存瓶的一侧设置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远离痰液储存瓶的一端设置有负压吸引结构。
可选的,所述痰液储存瓶的一侧设置有进痰管,所述进痰管远离痰液储存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连接环,所述密封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输痰软管,所述输痰软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痰液储存瓶为玻璃瓶,所述痰液储存瓶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通过所述刻度标识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痰液储存瓶内部储存痰液的量。
可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负压吸引结构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螺纹槽和密封板的形状均为环形,所述螺纹槽与密封板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收集壳与第二收集壳的大小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输痰软管远离密封连接环的一端与第二收集壳固定连接,所述输痰软管远离密封连接环的一端与连通收集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11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可收纳式鱼竿包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电焊机器人焊头